第1456章 平衡
/>
  到如今,皇帝、皇家、朝廷、文武、宦官、外戚各种势力交集,早就已经十分复杂了,现如今四大支集的支撑下,朝廷是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皇帝也起码是感觉到些安全感的,可如今这时动宦官集团,那皇帝就可能感受到皇权受到巨大的威胁。

  “宦官们虽有些嚣张跋扈,但也狂不到哪去,还能凌驾于皇权之上吗?朝中的两府宰执,甚至是军功集团、官僚士人阶层,是那么好凌驾的?我们秦家不要做这个出头鸟,也没必要。”

  “真有个别太嚣张的,我们可以直接搞死搞残,但别想着对所有宦官下手。”

  秦伦有些惊讶的张大着嘴。

  五十岁的他人生一帆风顺,崇贤馆学生、科举进士、秘书省校书郎、政事堂堂后官、长安县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太子通事舍人、中书通事舍人、中书舍人,陕州刺史、安西节度使司马、安西道观察使、兵部尚书、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仕途之顺利,每一步都踩的刚刚好。

  正因太过顺利,所以有些事情的见解,确实不如秦珪和秦孝忠,他们都曾长期镇守西域,比起每任职务担任时间不长的秦伦,确实不一样。

  “那就这么算了?”秦伦良久才道。

  秦珪呵呵一笑没回答。

  “二十一叔,你想想为何高祖朝和圣祖朝没有宦官得势、专权?为何世祖当年要重用宦官?”

  说白了,就是因为军功集团势力过强,就是因为相权过强。

  哪怕相权几经拆分,但东西二府加上计相、内相依然还是外朝,他们联合起来后,皇帝依然掌握不住。

  所以皇帝才会需要宦官掌权,需要用宦官们建立起一个庞大而全面的内朝体系,甚至是监军体系,这都是为了平衡权力,加强皇权。

  搞明白了这个出发点后,再来看当前局面,就很明了了。

  “或者,再想想历史上的后汉朝。”

  秦伦对这个答复并不满意,“后汉朝宦官专政甚至废立天子,后汉之亡难道不是宦官专政导致的吗?难道我大唐还要走这条路?”

  “后汉灭亡可不全是宦官干政导致的,或者说,若是后汉没有重要宦官来加强皇权,后汉说不定灭亡的更早。当然,后汉虽然重用宦官,利用宦官确实加强了皇权,但最终后汉的灭亡,宦官专政也是一大亡因。”

  秦伦沉默。

  如今的大唐真的在往汉朝的老路上走了,宦官专权,外戚干政,然后士族、豪强并起。

  “其实也不必过于担忧,任何事情都有两面的。”

  宦官既能加强皇权,也会危害皇权,就如强力外戚秦家,几次定策拥立,保大唐社稷安宁,但秦家的庞大势力也潜在的威胁着皇权。又如朝廷推行了几十年的分封制度,既减轻了宗室和功臣们对朝廷的直接威胁,但边疆的这些封藩诸侯,也在慢慢的变成新的隐患。

  十三节度边镇为大唐守边护疆,却也同样有强枝弱干的危险。

  如何维持一个权力的平衡,这很重要。

  只要不打破平衡,某一方势力不越过界限,那么就还能相安无事。

  宦官专权?

  秦珪端着茶杯笑笑,现在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