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有成
  黄鳝不吃头,田螺不吃尾。

  贞娘将带壳干烧好的田螺用竹圈挑肉去尾后,用她昨日就捣好的紫苏和生姜泥搓洗一会儿去腥味,又丢进一个只开了小口用来烧开水的竹筒中再煮,便用竹签插着蘸酱吃了。

  所谓的酱,其实就是蒜、紫苏和嫩姜做成的泥,因为是做点做的,放了一夜又一个上午,吃起来有股子死蒜味。

  但是田螺肉配着山泉水烧制出来,吃起来有股子甘甜味,但因为吐沙吐得不是特别彻底,依旧有股子泥腥味,而蘸了这个酱很好地掩住了泥腥味。

  去个这味最大的功臣是,紫苏。

  紫苏也是属于药食两用的食材,它性温味辛,可以解表散寒,也能解鱼蟹之毒。

  前世她自己做海鲜类的,会喜欢放一些,爆炒田螺加紫苏,她觉得简直是绝配,比搭配其他的在味觉上更具美感。

  尽管她用竹筒干烧出来的田螺肉不够尽善尽美,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

  反正她觉得这样就很满足了,当然能得到她娘肖氏的认可,让她做的更好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肖氏起初嫌她乱折腾,说过“那东西腥得跟啥似的,不好好歇着,乱摆布(方言,折腾的意思)个什么劲儿?”。

  是以,贞娘做好用竹签插好田螺肉蘸了酱,第一个就递给了肖氏吃。

  虽然酱有股死蒜味,可紫苏的芳香也还在,田螺肉没腥,还鲜嫩带点甘甜,真是出乎肖氏的意料之外。她不由得瞪大眼睛看着贞娘,仿若第一次见到她一般,那么惊讶和不可思议。

  阿春和阿秋就是小孩子反应了,就是见到有好吃的,就一直想吃,想一直吃。

  一竹筒田螺吃完,也就尝了个味。

  阿春和阿秋没吃够,一直嚷着还想吃。

  阿春先喊,阿秋附和。

  两人一唱一和,简直跟池塘青蛙似的吵得人头大。

  肖氏也没吃够,对贞娘道:“要不,再做点?省得再做饭了。”

  贞娘摇头道:“刚捞出来的田螺最好不要立马吃,就跟鱼似的,得养养吐沙,去去腥味。”

  解释完,她才抱怨今天早上肖氏把她捞出来的田螺砸砸喂鸡的事儿。

  肖氏瞪她一眼,哼道:“我哪里知道你是用来煮着吃的?我还当是喂鸡的呢。再说了,村里头谁家吃这玩意儿啊。”

  却没问贞娘怎么会做的。

  似乎贞娘会做这个没什么大不了,甚至应该的一般。

  贞娘仔细观察她的表情,没发现她有疑窦之色,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又暗自猜度,难道自己给自己设限,以为家里人会怀疑?

  不过,她这人表面上看起来嘻嘻哈哈的,有时候一惊一乍,事实上她内里是个保守谨慎,喜欢稳扎稳打的人。

  有段时间,她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表演性人格,还跑去看了心理医生。就是刚开始直播那段时间,旺盛的表演欲简直吓到了自己。

  当然,不是!只是职业调整的适应阶段调适罢了。

  正确地认识自己,帮助她成为友人,哪怕采风时遇见的陌生人群中,最闪亮的那一个。因为她幽默、善良,又很会调节气氛。这不仅仅是天生,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学习就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