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巧之又巧
��思汗不要大肆屠戮,于民止戈。

  长春真人见到成吉思汗后,以超常的见识和巨大的人格魅力,劝其止杀,救人无数,为世人尊敬。

  纪浩那日在画河的迎仙桥栏板上,见过的那“龙马相会”的图案,便是讲述的此次长春真人和成吉思汗“大雪山相会”的故事。

  长春真人的西行万里,雪山传道,是可与佛家玄奘法师西行天竺的取经经历相媲美的故事!

  跟随长春子丘处机一路西行的十八名弟子之一的李志常,根据一路上的西行见闻,后来写成《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

  丘处机祖籍登州府栖霞县,后世信徒在其祖居之地,建有太虚宫,是为全真道龙门派的宗庭。

  纪浩这么一想,才感觉自己随手起得“射阳子”、“烟霞散人”的笔名,确实显得自己像是信奉全真道的。

  全真道的创派祖师是重阳子,全真七子中有玉阳子、丹阳子,跟纪浩随手起得这个笔名颇为相近!而这烟霞洞又是全真道圣地,纪浩随手起了一个“烟霞散人”的笔名,确实想让人不联想到全真道也难。

  除此之外,李志常所著的《长春真人西游记》在明清时候常被人们跟《西游记》混淆。而自己写得这话本也叫《西游记》,恰恰跟那本记录长春真人西行所见所闻的书,有些撞名。

  还有长春子丘处机在山东地区传道时,经常行携蓑笠,人称“蓑笠先生”,自己那部韵律启蒙的书又叫《笠翁对韵》,貌似确实让人容易联想到长春真人,特别是在登莱地区。

  王思颖若是觉得自己崇拜长春子丘处机,才叫这个名字,怕是再正常不过了。

  纪浩很想跟她解释一下:这纯属巧合,而且是巧之又巧的多重巧合,自己绝对是无心的。如有雷同,纯属意外。

  其实,纪浩是起了这个两个笔名后,才了解到全真道和全真七子的这些事情,要是早知道的话,说不定他就起别的笔名了。

  …………

  纪浩正神思飘散呢,忽然听到房门轻响,随即人影一闪,陆峰已经坐到了桌边。

  “大哥,那胭脂虎走了?!”

  纪浩翻翻白眼道:“少说废话。你若是没看到她走的话,敢回来?!”

  陆峰赔笑道:“呵呵,大哥果然慧眼如炬、洞若观火。”

  “别说无用的了,赶紧创作。刚才那两回话本,被那可恶的胭脂虎拿走了,趁着我还记得清楚,我讲你写,赶紧再誊一遍,明早好给张铁嘴送去。”

  “好的!”

  …………

  西城荣兴坊芙蓉街上有一座很大的庭院。

  庭院沧桑古朴,足足有六进纵深,一看就是豪门府邸。

  院内佳木茏葱,奇花烂漫,碧水环绕,几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泻于石隙之下。

  院内的亭台楼阁俱都是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雅致异常。

  在第三进的院落内,有一处精舍!

  精舍外修竹环绕,清风拂来,沙沙作响,雅趣盎然。

  精舍内有两个人,一坐一站,一主一仆,正在说着话。

  “你不是说,那姓纪的家伙被你踹到护城河里淹死了吗?今日我怎么在街上见到他活蹦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