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旧货店
��的横街,有不少旧货店开设著,而且是旧式的那一种。

  这一种旧货店中的物品,大多数来自当铺:有人当了东西在当铺中,到期不去赎回来,这东西就成了“断当”品,流落到这一类的旧货店中来。

  路星辰一审察到这种情形,心中就一凉,因为在这样的情形下,要追查一件东西的来历,那是加倍的困难。

  沿著门牌号码,找到了“陈民旧货店”,在众多的同类店铺之中,它的门面特别窄,店门的一边是橱窗。别家的橱窗中,陈列的自然是货品,可是这一家,橱窗之中,却用极精致的红木架,竖著一块约一公尺阔,两公尺高的木牌。那木牌其色乌紫沉沉,又遍布细布白色的小纹理,路星辰一看就怔了了怔,那竟是上好的紫檀。

  而且,看来这一大幅紫檀,还是一整块的。紫檀这种珍贵之极的木材,几乎已可以进入神话的殿堂了。一家旧货店的橱窗之中,有这么样的一幅紫檀,这固然也说明了这家店的身份,非同凡响。

  路星辰走近些去看,只见那幅紫檀上,精工浮雕著一篇四六骈文,约有两百来字,字迹苍劲,是一笔颜字。

  路星辰大感兴趣,起初还以为那是商品,因为看来很像是一幅屏风,及至看完那篇文字,才知道那是陈民旧货店的店规。再看文末的记载,竟是‘大明洪武元年秋月’,好家伙,已经有五六百多年历史了!

  那篇文章的意思是说,人世间宝物,很难固定地在一个人之手,常常流转不定,今日在他之手,明日就可能流入你的手中。宝物无常,居者惜之,每一件宝物都曾经有人爱护珍惜。旧货买卖,居中玉成,也就不是等闲的商贾可比。

  这家店的宗旨,是只售卖或收购上等的精品,决不滥竽充数,这是买卖古物的宗旨,若不识货,大可光顾他店云云。

  看这篇文字,虽然也可起到招揽顾客的作用,不过,把客人赶走的成份,似乎更多。

  当然,这样做也可以杜绝外行人或无意购买者来浪费时间,可知这位在明朝初年,创办了这家旧货店的陈先生,真是一位古物爱好者,他故意把“古物”称为“旧货”,自然也有几分傲视同侪,故作谦虚之意。

  路星辰心想,自明初到如今,少说也传了几十代,不知道那些后人是不是还保持著原来的作风。

  从店面和橱窗看来,这一点倒可以有肯定的答案。

  路星辰心中更大的疑问是:作风这样古老的一家旧货店,照说和宋文琳这样的新时代青年,很难扯得上关系,宋文琳是怎么会走到这里来买东西的?

  而且,从刻在紫檀上的那篇文章的口气来看,这店中的东西,全是珍罕之极的宝物,宋文琳用了多少钱买那盒子的,她负担得起吗?

  路星辰一面想,一面已推门走了进去。

  这城市的商店,都是打开门做生意的,极少关上了门的,这只怕也是怕途人顺脚走进来的意思。

  随著门推开,有两下极清脆的银铃声,随之响起。

  店堂很是阴暗,足有一两秒时间,几乎什么也看不到。路星辰停了一停,这才看到店堂很少,根本没有货品陈列,只有一组椅、几,倒是一看就知道是明朝家私中的精品,堪称罕见。

  店堂中一个人也没有,只在几上放著一叠书刊。

  路星辰提高了声音:“有人吗?”

  在询问时,看到有一扇门通向里面,连问了三遍,门才打开。一个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