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我若想得天下,易如反掌观纹(中)
合?”宋师道想了一下之后如此说道。

  傅君婥皱着眉头不做言语。

  “在第一次征伐高丽的过程之中,像这样的巧合比比皆是。师道兄只要找来第一次出征高丽的战报看一看,就明白这其中的奥妙了。巧合?呵呵……恐怕事实真相不过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把这些人除掉。然后把这件事情安在傅采林的头上而已。”刘健摇了摇头:“宋兄如果能够找到当年三征高丽的战报,不妨拿出来看看。相信你会发现,被傅采林通过刺杀的方式杀掉的隋朝将领和官员大多都是一些寒门出身,被杨广简拔起来的年轻的寒门将领和官员。而出身世族门阀,或者和世族门阀有着紧密联系的官员和将领,却在傅采林的刺杀之下绝大多数都‘幸运’的没有成为傅采林的刺杀目标。”

  “但是纵然如此,杨广三征高丽之后的所作所为又该如何解释呢?”宋师道问道:“杨广三征高丽之后便放纵享乐终日荒yín,这表现……实在是跟刘兄你所说的不符。”

  “因为他败了。觉得没希望了啊。”刘健笑着道:“杨广第一次征伐高丽,和门阀势力拼了个两败俱伤。他虽然剪除了军中的一部分门阀势力,但是他自己所建立的以寒门士族为主力的忠于他的势力也在门阀高手和高丽以傅采林为首的高手联合刺杀之下损伤惨重。这样的情况当然不能让杨广满意,于是从高丽撤兵之后马上开始准备第二次再征高丽。门阀当时绝对不愿意第二次再征高丽了,因为他们知道高丽那块地方就是杨广给他们jīng挑细选的墓地,在第二次出征高丽的准备过程之中不但故意拖沓更是处处出错。甚至刻意挑起中原境内叛乱,一切都是为了打消杨广再征高丽的念头。但是杨广是何等样人?他这般的人是当真的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流泪。纵然门阀势力在出征之前给他找了无数的麻烦,但是最终,第二次征伐高丽还是成行了。于是门阀不得不釜底抽薪,想办法灭隋了。”

  “灭隋?”宋师道心头一震问道:“刘兄说的是,杨玄感造反?”

  “不错。”刘健点头道:“杨玄感乃司徒杨素之子,楚国公位至上柱国。看看追随杨玄感反叛的人都是些谁呢?蒲山郡公李宽之子李密、户部尚书李子雄、大将军之子解律光……如果不是得到了这些人的支持,杨玄感如何敢反,如何能反?可惜的是,李密为杨玄感出上中下三策,上策虽险,但是一旦成功灭国近在眼前。中策虽差了一些,但是也能割据一方。而杨玄感独独选了下下策。猛攻东都洛阳。东都洛阳千年古都,如何是能迅速攻破的?结果杨玄感在洛阳城下硬生生的拖到了杨广大军回返……”

  摇了摇头,刘健似乎在为杨玄感可惜,随即又继续说道:“不过。杨玄感虽然失败了。但是挑动他谋反的门阀却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借由杨玄感的谋反大大的削弱了杨广自身的力量,两次征伐高丽无功而返更是让杨广的威信一落千丈。最后第三次征伐高丽,不过是杨广的垂死挣扎罢了。我听说三征高丽之后回到江都,杨广曾经有一日照着铜镜,摸着自己的脖颈对萧皇后说‘大好头颅。谁当斫之。’萧后大惊问他为什么这样说,他说‘贵贱苦乐,更迭为之,亦复何伤!’他能说出这种话,就证明他已经放弃了希望。他已经对这个天下,对未来完全不抱期望了,现在的他不过是等死而已。如今的所作所为,不过是最后的放纵罢了。”

  现如今大隋的天下,任谁都能看的出来已然是日薄西山。杨广若真如刘健所说一般心思深沉,看出这隋朝天下江河日下,绝望之下纵情声sè也是可能呢。

  “哈哈,这话题扯远了。”沉思了一阵之后,银须宋鲁哈哈大笑一声道:“我等在这里讨论如今天下,怎的反而讨论起杨广那……垂死之人如何失了天下了。”

  宋鲁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