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此事古难全
�时候发现就他一个人喝得最慢了,想是他之前的话让气氛有些凝重了,倩娘拍拍手,上来一队歌女轻歌漫舞起来。

  可怜无定河边骨,俱是春闺梦里人啊。李清没有太多的心思听歌舞。

  石元孙又端起碗酒,轻声对李清说道:“三郎也是性情中人,然从军边关,生死便是常事,疆场之上,不是你杀我,就是我杀你,见的血多,心肠才会硬,才能活下来,三郎也要看开些,人生有酒须当醉,莫使金樽空对月,来,咱们喝!”

  也是,在战争就是伴随着人类社会而来的,几曾有过和平?就是李清后世生活过那个年代,和平也不过是建立在互相毁灭的基础上。

  想李清受了伤,失血过多,加上心情也不大好,这两碗酒下肚,人都有些恍惚起来,座中立起一个壮年军官,身材并不高大,但是显得很壮实,他端着酒行到李清座前,闷声道:“骑军指挥王育,敬李公子酒。”

  李清一听,现下他可是一个人在这,要是座上的军官一个个都这样来敬酒怎么办?这可都是论碗喝的,连忙推挺道:“在下委实不能喝酒,还请将军见谅了。”

  石元孙在边上笑道:“三郎也休要担心,若是这些军汉们都来灌你酒,我来帮你如何?只是王指挥敬的酒,却不能不喝。”

  哦?为什么?李清一脸疑问的看过去。

  那王育也不吭声,只是双手端着酒碗仍站在那,石元孙又道:“这王指挥的家眷以前俱在银州,党项人攻破银州,家人俱没了,因他随军在外,才幸免于难,我这军中,与党项人有血海深仇者比比皆是,三郎还是饮了这碗酒,不要冷大家的心意。”

  也是,这些年你杀我,我杀你,死了那么多人,有仇也是正常的,李清见无法推托,也是端起酒碗站起来,正在喝时,一声清脆的声音响起。

  “三郎且慢。”

  李清转头一看,原是杨家兄弟陪着若英来了,刘叔在后面搀扶着安小哥正上楼梯呢。

  一阵香风拂来,若英走到李清身前,一把便抢过了酒碗,嗔道:“大夫千万叮嘱,三郎创伤未愈。断断不能喝酒,如何还用这般大碗来/”

  若英其实也只是平常打扮,只是的确容颜出众了些,这一上的楼来,风雨楼的莺莺燕燕们一下便被比了下去,那帮军爷们都看呆了。

  王育可不高兴了,自从家人死于党项人之手后,他一直心冽冽的想找机会报仇,恨透党项人,哪怕是带着骑军巡逻,在野外只要看见党项人,他必冲上去大开杀手,只是这些年与定难五州也是无甚大战事,总觉得不过瘾,那日送信地来求援兵,他第一个便要出战,都监居然死活不允,气得他破口大骂,完了还想自带军出城呢,结果被都监关入大牢,还好石元孙恰好回城,不过等他们浩浩荡荡的赶去天宇山,这战事居然结束了。

  而且过程还是一边倒,这运粮的厢兵居然干掉了一千的党项骑兵。厢兵是什么素质,王育心里可清楚,那五百运粮兵要是和他的骑军对伏,他有信心一顿饭的功夫便全收拾了,清理战场的时候,发现人家党项人还真不是乌合之众,那野利都赤的尸体就摆在那,他自己的四百多骑军,要是碰上这么一千党项人,别说都收拾掉,就是能全身而退已是幸事了。

  问明白了交战经过,他王育是又心折又是懊恼,心折的是这安排的确是不错,难怪党项人吃了亏,懊恼的是居然没留下一个给他来杀,所以,他也早就想见识见识这李清乃何许人物。

  老实说,印象并不大好,磨磨叽叽酸溜溜的,敬他个酒还说什么先敬死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