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章 夜半敲门声
�前赵亦称汉赵,国号本是大汉,奉的是汉朝正朔,后来才改国号为赵。“光文中兴”的光文,便是指前赵开国皇帝,汉光文帝刘渊,当年前赵打着反晋复汉的旗号,所向披靡。认真说起来,那刘渊是匈奴冒顿单于与西汉和亲公主的后裔,倒也的确流淌着汉朝皇族的血脉。

  “我琅琊王氏这几代人皆将南渡江左引为家族之耻,怪只怪当年司马家族威逼利诱,强行裹挟,我琅琊王氏是不得不从啊!然而七十年来,我们琅琊王氏虽然身在江左,却仍心心念念着中国,心心念念着琅琊郡!因为,那是我们的故乡,我们的祖地啊!当时收到凝之来信,听说秦朝愿意给我们琅琊王氏一个认祖归宗的机会,我们琅琊王氏都要乐疯了!秦朝的大恩大德,我们琅琊王氏永世铭记啊!”

  如果说收到书信时,琅琊王氏还在秦晋间摇摆不定,那么从淝水条约签订后,琅琊王氏内部便彻底倾向于秦朝。晋朝借着淝水大捷的东风,不但没能一举击溃秦朝,反而还被秦朝挽回局势,最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这样的大晋朝,傻子才跟着它混!王鬻之此次北上,明面上是作为使臣,处理淝水条约的后续交割问题。实际上则是担负着家族重任,来秦朝探探底,看看投秦的可行性,以此来决定琅琊王氏到底要不要投秦,如果要,那么什么时间段以什么方式投秦。

  裴盛秦明知王鬻之在胡说八道,要说当年琅琊王氏受到了晋元帝的威逼利诱,裴盛秦相信。但裴盛秦可不信琅琊王氏那么大个世家,面对当时已经穷途末路的晋元帝,会毫无抵抗之力。若是琅琊王氏当初坚持留在琅琊,不肯跟着晋元帝南渡,晋元帝也没本事在汉帝的眼皮子底下强行把琅琊王氏劫走。说白了,问题还是出在琅琊王氏自己身上,是他们贪图虚荣,想着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主动跟着晋元帝南渡去当鸡头。

  不过王鬻之话里行间有意投诚,裴盛秦自然也不会拆穿他的场面话,于是裴盛秦笑眯眯地说道:“王村长言之有理啊!我们大秦朝始终坚信,当年南渡之军民,大半都是受了晋朝反动派的诱骗裹挟,而并非真心附逆。数十年来,我们大秦朝始终有政策,只要南渡军民的后代有愿意认祖归宗者,大秦朝一律支持。只要你们越过晋朝的边防线,进入秦朝疆域,便会受到大秦朝边境驻军的保护!”

  既然越过边界就有秦军保护,便不用怕晋朝恼羞成怒派人来追杀了。王鬻之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不由点头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

  王鬻之又继续看着裴盛秦,不过等了半天,裴盛秦却没有继续说话。

  王鬻之不由有些愕然,道:“裴侯,这就没啦?”

  裴盛秦疑惑道:“本侯说得够清楚了吧,大秦欢迎江左义士认祖归宗,只要进了边界线,大秦军队便保证其安全。琅琊王氏自然也在此例,王村长还要问什么?”

  这不是裴盛秦临时编出来的,秦朝的确有相应的政策,就像晋朝以前也有“戡乱”政策鼓励中原军民南渡。只不过自从皇始四年桓温在秦朝被吊打成狗,被苻生南逐三千里,狼狈逃回晋朝后。攻守易势,晋朝怕秦朝打过来,便默默取消了戡乱政策,秦朝则在同一时间设定了招揽江左军民的相关政策。

  王鬻之干咳一声,迟疑道:“那啥,我们琅琊王氏忠义无双,举族归国,咱们大秦朝廷就没有什么特殊优待吗?”

  王鬻之很擅长顺着杆子爬,现在已经是“咱们大秦朝廷”了。

  裴盛秦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王鬻之的意思。他这是觉得他们琅琊王氏挺牛逼的,这么牛逼个大家族投秦,秦朝总该意思意思,多多少少赏点钱财官爵,或者土地人口什么的。

  裴盛秦沉吟片刻,想着琅琊王氏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