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商议
r />   “那若是新政不成功……”吕蒙询问着说道。

  “长苏及其家眷,可能都会被处死,无法幸免……”

  “不是吧。”吕蒙笑了两声,接着看了看周瑜及孙策,他们的脸上无半分说笑的意思。

  “子明……”

  “别说话!你写书信叫我帮忙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你只说会有点危险!”吕蒙立刻向着江问怒吼道,“如今你告诉我,这叫只有点危险,那些将军便是伯符都不敢轻易招惹,你把自己推在最前面,一旦不慎,势必万劫不复!”

  江问看着吕蒙的神色,有些感动却也无奈的说道:“我曾经和你说过,我亏欠了一个人,这件事不是我想做,而是不得不做。”

  “什么狗屁亏欠,有什么比自己的命重要!”

  “好了子明,别再说了。”孙策喝止道,吕蒙坐回了自己的位置,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周瑜说道:“眼下我们缺少一锤定音的关键,蔡氏一族,诚然,庐江及其他各郡的士族子弟都可以煽动,但最难的还是襄阳,这里的士族势力盘根错杂,但最威名最佳的还是蔡氏一族。”

  江问思虑了一番,说道:“昔日我帮过蔡氏一家的忙,他们身为庐江最大的士族,这次我若有他们相帮,这新政把握会更高一些,但若是他们不帮……那么公瑾所说确实会发生。”

  “蔡瑁虽然辞官,但父亲为了稳定住襄阳和快速得民心,一直将蔡瑁的官位留着,封为了镇南将军,兼汉阳亭侯。”

  “而现如今三年守孝已过,蔡瑁也已经官复原职。如今老将军们正在拉帮结派,蔡瑁的手中握着庐江五万的兵权,老将军们宴请了蔡瑁不止一次。若蔡瑁真站在了老将军们那边,长苏不需要执行新政,只需要稍稍透露一点消息,就可能胎死腹中。”

  “而我家也有不少的叔叔们已经被老将军们所煽动,甚至襄阳附近的不少良田都被占了去,可以说都是有着我的叔叔们撑腰,要不然的话他们也不会过于放肆。”

  “已经够了,”江问说道,“在眼下虽然看上去士族之力不足,但随着其他士族看见了新政的利,他们也必定会随之加入。”

  江问向着孙策行礼说道:“从今日起臣便拜托丞相,臣有着士族在身后退,也但请丞相在老将军们身后拉。”

  “那明日第一次上朝,你该如何?”

  “直接说。”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