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统测集团的前世今生
��了,刘建明这点小把戏就玩不下去了。

  于是乎,统测集团的股权结构很快就发生了变化。

  具体的过程有点复杂,而且似乎不适合公开传播,原版我也放在了群里。

  简单的概括下就是通过一些骚操作,刘建明把自己手头上的一部分股份转让给了另一个人,包正梁,而价格仅仅只有500万元人民而已。

  要知道那部分股份在当时价值整整389个亿人民币!

  价值389个亿人民币的股份,区区500万人民就转让了,这背后的故事嘛,很难让人不浮想联翩。

  虽然,在2009年后,包正梁减持了不少手中的股份,但一直到现在依旧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王峰在这里标注了一下,包正梁持股比例为754。

  而刘建明所控制的钱塘宝群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则是统测医疗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3375。

  而这,也正是周昆的机会所在!

  虽然说一家上市公司如果大股东的持股比例高达33以上的话,基本就可以高枕无忧,不用担心被所谓门口的野蛮人恶意收购。

  因为他有很多种手段轻松到达50以上完成绝对控股,在公司的一些事务上也拥有一票否决权,如果没有其股东的股份与他冲突的话。

  所以34的股份也被称为安全控制线。

  在收购战中,33也是一个十分敏感的数字。

  如果收购方已经持有被收购方33以上的股份,这场收购站基本可以说大局已定,稳操胜券,至少处于一个不败之地。

  按常理说来,刘建明是不需要担心自己的控股权的。

  因为如果他发现被恶意收购的话完全可以通过回购股份、发出要约等手段,轻轻松松把自己的股份提高到更加安全的一个比例。

  比如说51,也就是所谓的相对控制线。

  甚至是67,到达绝对控股线。

  当然前提是他手上有那么多现金来回购股份。

  但是凡是有因便有果,今日之果未必不是昔日之因。

  刘建明虽然有着3375的统测医疗的股份,但是由于他当年钻空子通过一些不那么和谐的手段避开了要约收购,用极其低廉的代价拿到了st中燕这个壳,所以统测医疗在股权结构上也存在着一些隐患。

  这就是统测医疗的股份实在是太分散分散了。

  虽然说分散有分散的好处,但是在碰到被人恶意收购的情况下,很容易被打个措手不及。

  王峰虽然不知道周昆让他收集整理统测医疗的报告具体是为了什么。

  但是用脚趾头想也知道周昆都这么直白地说要统测医疗的黑料,还让他查里面的高管,十之八九是两者之间发生了冲突。

  身为周昆的秘书,老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当然得给老板想一想怎么出气的办法。

  所以王峰在这份资料的后面很贴心地再写了一段对于收购统测医疗集团可行性的报告。

  虽然由于时间紧迫,王峰只写了一个粗稿,但是总的思路也有不少可取之处,周昆看了之后是眼前一亮,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如果王峰是美女秘书的话,他这个时候估计得把ta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