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部分
/>
  “我知道,王大掌柜为这事望理藩院跑了不是一次两次了,算是下了大本钱了!”

  “听说是给恭亲王送了纯金铸成的金牛。”

  “是给恭亲王的生日贺礼,恭亲王数牛。”

  “不管下多大本钱也是合算的事,把铸银的权力拿到手就是代表朝廷做事了!”

  “那是。”

  “不过我听说俄国商人在喀尔喀折腾得很凶,不少地盘生意已经被俄罗斯人给抢过去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不平静啊!英国人也在动驼道的脑筋。”

  “听说了,不过大盛魁在草原上有百年以上的根基,基础深厚。俄国人轻易动摇不了。”

  “对!大盛魁不是胡雪岩。”

  “就算是俄国人英国人日本人法国人,归化的洋人他们全都加在一起,也未必就能弄得过大盛魁。”

  “看来我们道台衙门和京帮商人还得看着大盛魁的眼色行事。”

  说了一会儿闲话,张道抬才把请柬拿在手上看。

  “大盛魁是什么掌柜故去了,要闹这么大动静”张道台把请柬看完了,隔着烟雾问项怀义。

  虹桥书吧。hqdoor。

  第33节:做生意的道台4

  “名字在那请柬上写着呢,是一位姓海的掌柜。”项怀义紧吸了两口大烟,嘴里倒着气说。

  “我看着他写着姓海了。可是我好像没听说过大盛魁有个姓海的掌柜子。”

  “大盛魁掌柜子多了,大人哪里会一一都认得。”

  “你刚来归化不久不明白的,大盛魁的掌柜多是多,可主事的也就那么几个。能闹出这么大动静的掌柜子我们应该都认识的。”

  “那小人就不知晓了。”

  “等打问清楚了再说吧。”

  “是,是得闹明白才行。”项怀义赶紧把烟枪递还张道台说,“不然随便一个小掌柜死了就请道台出面,岂不把四品官累死”

  “累死我倒好说,就怕是坏了规矩。”张道台说,“地方上没有规矩可是不行,不能随便什么事都不我这个道台拿出去。”

  “我明白了。”

  项怀义退出了屋子。

  现任的归化道台张国荃可不像他的前任胡道台那样糊涂,他早就知道自己到归化来任期有限,做官的时光相对来说总是短暂的。俗话说铁打的官府流水的官。张道台是个目光远大的人,他知道自己的官总有做满日子的时候,所以他早就积极地为自己辞官后的生活铺垫后路。张国荃他决定留在归化做生意了,一连呆了好几年他认定归化是一个滞金纳银的好地方。张国荃看好了,他也要做驼道生意!也要做俄蒙的生意!他要做归化人所说的“长着三条舌头的商人”,他要过挣钱无数生活!

  张道台有他的优势,早年间张国荃曾经在通州做过漕运仓库郎,在漕运方面人头很熟。要说搞驼运他不行,但是要说搞漕运,那肯定是张国荃的强项。他计算过了,倘若他来做,就会水陆联运节省不少运费。

  张国荃注意到了英国人的和记洋行十几年前就开始在归化地方做皮毛生意了。大家都知道“和记”最早在上海登陆,其分号开遍了大清国一十三省,根基雄厚。他要是做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