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节
  两道汤,分别是鲜歪汤、茼蒿汤,又让老先生讲了半天小时候下河摸歪的回忆。等到这顿饭的主食端上去,不光老先生的随从,陪同的干部也忍不住侧目去看上饭的服务员——这东西你也好意思往上端?你倒是弄点好的呀!

  冯玉姜准备的这道主食,是地瓜面的窝窝头。眼下的日子,窝窝头寻常人家也不吃了,并且这地瓜面只要一受热,它就黑乎乎的,大大的白瓷盘里放着几个黑黑的窝窝头,陪着来的年轻人明显皱了皱眉头。

  老先生一见却眉开眼笑了。

  “窝窝头啊,有多少年没吃了?好几十年了。嗯,好吃,这要是配上熬熟的洋槐花,那就太对味了。”

  冯玉姜说:“张老先生,洋槐花五月里才能开呢,你要是想吃,下趟你再来先吱一声,我给你弄。”她转身接过服务员新端来的一盘东西,笑笑说:“洋槐花没有,吃榆钱子倒是正当时。”

  这最后端上来的东西,是几张翠绿的榆钱饼。春三月榆钱树还没长叶子呢,就先长出了一串串的榆钱子,正是最鲜嫩、最好吃的时候。榆钱子摘下来洗干净,加上一半棒子面一半白面,连同榆钱子搅匀和面,尽量多加榆钱子,只要面能勉强粘和在一块就行,也不用再加什么调料,铁锅贴成小饼子,吃起来别有一种清甜的味道。

  老先生一见榆钱饼,摸着肚子责备冯玉姜说:“有这好东西你也不早说,我这肚子早就吃撑了,没地方搁啦!”话一出口,一桌子的人都跟着哄笑起来。老先生便招呼跟来的随从:“你给我包上,包上我留着晚上吃。”

  老先生说着往前倾着身子,期待地问:“榆钱儿饺子你会不会弄?小时候我母亲就弄过。”

  “榆钱饺子?好啊,您什么时候再来我给您弄。”冯玉姜答应。

  冯玉姜以为这就是一顿饭,招待了一个寻找回忆的老人家罢了,叫她没想到的是,隔了两天,跟随老先生的那个年轻人找上门来了,并且是找到冯玉姜城里的饭店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不行了,吃货写文,怎么写都是吃货特色,话说橙子吃过窝窝头、槐花饭的,是托了一个念旧的老奶奶的福,那时候橙子在外地上学,杨槐花飘香的时节有事回老家去了一趟,老奶奶便跟我说:给你留着好东西呢,旁的人我都不舍得给他吃。地瓜面的窝窝头,熬洋槐花,吃着别有滋味,老奶奶吃着是忆苦,我咋就觉着那么好吃呢?现在这地瓜面,都已经吃不到了。

  洋槐花开的时候,一串子一串子雪白雪白,屋后一棵洋槐树,整个院子全都浸在沁人心脾的清甜香味里,直接揪一串就塞到嘴里吃了,说实话,嘻嘻,好吃......

  ☆、第62章 庄园梦

  冯玉姜一桌子家乡味,招待了一个寻找回忆的探亲老兵,叫她没想到的是,隔了两天,老先生的随从找上门来了。

  “冯女士您好,张董想见见您。”

  冯玉姜有些意外,便说:“张先生他有事吗?愿意吃什么东西,请他到店里来吧!”

  “冯女士,就请您移驾一趟吧,张先生这两天染了点风寒,不然的话他便亲自来拜访您了。”

  冯玉姜听他这样说,也不好再推拒,那毕竟是一个几十年没回来的老人家。她想了想,瞥见陶江波正在饭店后院,就顺便叫上了陶江波一起上了年轻人的车。车子径直开出县城,一直来到市区最好的大宾馆。

  张老先生果然是风寒感冒,说话带着浓浓的鼻音,听都听得出来。看见冯玉姜进来,他露出一个微笑,探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