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担忧
��了非常大的权势。而哪怕是这个时候,王莽依然维持着过去那种谦恭的态度。</p>

  王莽为了继续获取民心,先是建言应该首先对诸侯王和功臣后裔大加封赏,然后封赏在职官员,增加宗庙的礼乐,使百姓和鳏寡孤独都得到好处,对平民士人推行恩惠政策,从而再次博得朝野的好感。其次是建言太后王政君带头过俭朴的生活,自己又贡献钱百万、田三十顷救济民众,百官群起效仿。每逢遭遇水旱灾害,王莽只吃素食,不用酒肉。</p>

  后来有一年全国大旱,并发蝗灾,受灾最严重的青州百姓流亡。在王莽带头下,二百三十名官民献出土地住宅救济灾民。灾区普遍减收租税,灾民得到充分抚恤。皇家在安定郡的呼池苑被撤销,改为安民县,用以安置灾民。连长安城中也为灾民建了一千套住宅。大司徒司直陈崇为宣传王莽,于是上表赞颂王莽的功德,说他可与古代的圣人相比。</p>

  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因为对于当时的人来说,王莽就是一个可以治国平天下的贤良圣人。</p>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王莽也不可能会以不流血的方式,轻易的某朝篡位,而当时居然都没有多少人会反对——————也正是王莽的这番举动,使得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某朝篡位的案例。</p>

  ——————————————————————————</p>

  如果事情仅仅只是发展到这里,那么王莽还是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好皇帝的,毕竟在干到这里的时候,王莽可以说是非常的出色,不但拥有百姓以及士民的拥戴,并且也拥有极大的威望。</p>

  事实上当时除了刘氏的宗室和一些汉朝的死忠,很少有人会反对王莽。</p>

  只可惜,随后王莽便糊涂了起来,居然弄了一个什么王莽改制出来。</p>

  比如说更改官制,不但把过去的官职名称改了许多,而且王莽还根据古籍,更改了秩禄之号,还按照传说的周制大封五等诸侯共796人,附庸1511人,只是其中有很多人并没有实际得到封地,每月只能领到几千钱。</p>

  然后就是更改地名,弄得许多人都糊涂了。</p>

  除此之外,还将原有的制度改成了名为王田,实际上却是井田制的制度。将土地收归国有。甚至还禁止了奴婢的买卖,打算让其自然消亡——————当然。对于后者还是要赞同一下的。</p>

  总而言之,王莽干了许多似乎只有初级穿越者才会干的事情。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在后世也不会有人会觉得王莽其实是穿越者了。</p>

  不过这些事情与他早期的手段相比,略微显得理想化了许多。</p>

  当然,王莽所做的事情里面最无厘头的,恐怕就是在对外关系上了。</p>

  他将原本臣服于汉朝的匈奴、高句丽、西域诸国和西南夷等属国统治者由原本的‘王’降格为‘侯’。又收回并损毁‘匈奴单于玺’,改授予‘新匈奴单于玺’。甚至将匈奴单于改为‘降奴服于’,高句丽改名‘下句丽’。</p>

  不管怎么看,他的这些手段都更像是一个早早就登基的孩子一样。</p>

  不过另一方面,似乎也只有穿越者才会干出这种无聊的事情来。尤其是将高句丽改成下句丽什么的…</p>

  也正是因为他这些无聊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