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排的水利工程外,还有一件事情。我原先不想和你说,怕影响你的政治前途,现在市里搞招商引资,我觉得是个机会,一来可以给你带来政绩,二来可以借机捞点外快。”

  “什么事情,快说。”于秋林眼神一亮。

  王莉就说:“沿海地区不少地方的县城里时兴搞商贸城,都是在市中心的繁华地带建设,房子卖得快,利润也很大。咱们要是在县城的十字街也建设一座商贸城的话,肯定能赚大钱。”

  “这个项目,恐怕先期投资不会少吧。”于秋林这下有些迟疑了。

  “前几天,常务副市长刘建峰的干儿子齐大伟找到我,说前期资金由他提供。他和刘市长算一份,咱们也算一份。正巧刘市长的对应点就是罗湖县,你不妨和刘市长商量一下。”

  “好。”于秋林一听可以和常务副市长刘建峰建立关系,很是高兴,马上拨打了刘建峰的电话。

  “正巧我在和齐大伟一起吃饭呢,你们快过来吧。”刘建峰很是爽快地说,让于秋林心里一喜。

  ————分割线————于秋林在罗湖县每次召集常委会的时候,从来没有提前两个小时通知过,最多只是提前一个小时让办公室打电话知会大家一圈。待通知完后,他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悠闲地抽着烟,喝着茶,等人到齐后再由秘书请他上三楼的会议室开会。

  即便这样,加入碰到一两个因接到通知晚而迟到的常委,他就会立即大发雷霆,当众把人家骂个狗血淋头。

  于秋林正悠哉乐哉喝着茶的时候,秘书敲门进来了:“书记,时间到了。”说完,秘书拎着于秋林的公文包,端着于秋林的水杯,跟在于秋林的屁股后面,慢慢地从二楼往三楼走去。

  于秋林在自己的位置坐定后,眼神威严地扫了会场一圈,又用命令式的口吻说:“开会了。今天就一个议题,商贸城的拆迁问题。在常务副市长刘建峰同志的直接指导下,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我们已经原则上争取到了全国小商品示范城的试点项目,吸引了京城方面两个亿的建设资金。京城的这家公司是很有实力的投资企业,具体建设由市永辉建筑总公司承建。下面先由分管副县长常碧冲介绍基本情况,由永辉公司的齐总介绍拆迁的相关事宜。最后大家讨论一下,尽快把事情定下来。时间就是金钱嘛。”

  常碧冲就说:“进过一个月的努力,我们在于书记的直接领导下,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从京城谈来了两个亿的建设资金,现在已经到账的有两千万元,在县农业银行里存折呢。根据建设项目的安排,需要在县十字街以东,县公安局以南,县财政局以西,县土地局以北,划拨一百亩土地,建成一座大型的现代化百货市场。按照于书记的指示,我们必须年后马上动工,明年五一节开业。时间紧,任务重,于书记要求边拆迁,边规划,边报批,边施工。”

  于秋林马上插话说:“中部崛起是党中央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时不我待,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齐总,你谈谈如何具体实施拆迁计划吧。”

  齐大伟笑着说:“我已经组织了一支五百人的拆迁队,铲车十台,挖掘机十台,运输车三十辆。只要政斧一声令下,我们立即奔赴战场,保证半个月内完成拆迁。”

  县长于达丰忍不住说:“我觉得这个事情需要从长计议,我们先前的这块土地是居民区,没有规划成商业用地,如需改用,需要报批。再说,拆迁户有七百多户,补偿费还没有到位就急着拆迁,到时候出了事情怎么办?我们不能不考虑。另外,小商品示范城只是国家有关行业协会的口头意见,并没有正式行文,到时候批不下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