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关于武侠的事
��,也都是那些个最不守规矩的。亦正亦邪其实是一种自信心充沛的状态,聪明的人、有魅力的人、有经验的人、对这世界知道得足够多的人、能够掌握自己生活的人,才邪得起来,才知道分寸,才能亦正亦邪。大部分人只是被生活侵犯,亦正亦邪的人却是反过来调戏和入侵生活,没有聪明、经验、魅力,哪里做得到?

  看透武侠的人,就会觉得那些所谓的快意恩仇,说白了,就是用极端的方法去解决私人恩怨。那些所谓的惩恶扬善,有些时候,也未必就真的是惩恶扬善。这其中不可避免的会参杂进个人的偏见。有些人或许有罪,但不一定就罪大至极,不可饶恕,而偏见,往往会徒增许多原本可以避免的牺牲和死亡。

  在缺乏约束机制的情况下,武术这种暴力工具的独占性,必然包含着对于非武术人群的巨大侵占和剥削,整个武术世界,在整体上可以视为由非武术民众所供养的另一个特权阶层,无论是公开掠夺的武术盗匪还是自命正义的主流势力。

  当然,或许和地域等等也有关系吧,一切都是取决于具体是要怎么做的,或许大陆内地,和台湾的武侠就是两个味道了吧,自从新派武侠的兴起到现在,至少也有百年了吧。

  新派武侠以作品的内容所表达的新思想、新观念及新文学技巧而定。新派武侠诞生客观上反映了中国作家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文关怀的思想,因此题材更加广泛、更加精彩,人物形象也脱离了以往武侠一味求“侠”的风尚,更加贴近读者,表现了侠骨柔情的精神内涵。新派武侠因为其作者生活时代,在情节安排等方面抛弃了封建思想,也脱离了真实的历史背景,使作品更像是在一个架空的却与现实紧密相连的世界。如新派武侠开山之作,就融入了义和团。在写作技巧上,新派武侠融入了西方小说的写作手法,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继港台武侠兴盛后,大陆慢慢成熟起来了新一代的武侠小说,继承了新派武侠。

  “大陆新武侠”有一种短兵相接的味道,香港武侠虽好,但往往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民族情怀,这跟它身处殖民地是分不开的,大陆则不同,我们自由,独立、领土广大,大可淡化这一类的情感,体现出一种成熟自信,有容乃大的气魄,地缘决定文化。

  其实这些带到网文的定义里的话,就是所谓的‘种田文’‘种马文’‘无敌文’等等吧,但如何能够把他们更好的体现出来,其实还是要看作者的能耐的,至少本作者自觉是没有这种能耐的,所以也就不自觉的把武侠写成了玄幻,也是惭愧!

  正如“游侠江湖”“行侠四方”之类的短语所勾勒出的,部分人群通过在江湖世界的不断迁徙,通过对流动性本身的隶属,创造了属于自身的社会维度。这一领域通过伸展到帝国各个角落的网络和节点,充满了诱人的可以利用的资源,而帝国的国家机器无力一一控制,因而成为武术家们角逐的场域。

  作者其实是因为种种原因才开这本书的,在刚刚开书的时候,的确是打算是以一本类似新派武侠的写法写得,并没有打算加入什么玄幻的因素,但是后来的情况有点特殊,又不得不写成玄幻,说来也是尴尬,在武侠分类写着玄幻的书,偏偏自己的文笔还不够,也是丢人的很了。

  谁家男儿无侠梦,驰骋江湖剑侠情。

  少年不识恶心肠,杯酒结义亦敢当。

  今有际遇拜亲师,十年一日未出山。

  先师仙逝三叩头,九拜血流心未留。

  桃树三拜天地君,剑舞一曲侠客行。

  谨记师命未从军,一腔热血当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