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奔袭刘赟(下)
此时刘赟已在厅前迎接,两人寒暄几句,董遵诲便出示了郭威的信件,对刘赟说道:“大人,如今士兵们都在开封府聒噪,不少人想要再次掠夺一番。郭帅虽然在军中有一定威信,但钱粮方面的安抚工作,还是需要文臣帮着把关。冯太师素有威信,郭帅特意请他回京,帮着安抚士兵。至于大人车骑,自有王度、赵上交两位大人照应。”
刘赟心中暗恼,知道这只是董遵诲的托词,事到如今他也已经明白,登基称帝的梦想已经离得自己越来越远。
这时贾贞手扶佩剑,悄悄给刘赟施了一个眼色:现在董遵诲终于入府,客厅附近贾贞可是调集了所有人马,足有百余名精锐卫士!如果刘赟同意,贾贞就要立即发动,对董遵诲进行突袭。
刘赟有些个犹豫,他踌躇的样子很快就被冯道发觉。冯道历经数朝而不倒,早就练就一番察言观色的看家本领,见此局势,轻轻咳嗽一声,对董遵诲说道:“郭公有你这样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勇士,又岂会缺少投效的文臣?!不过是郭公看在老臣年老的份上加以体恤而已,老臣肯定会竭尽所能,辅佐郭公平定叛乱。”
冯道这么一打岔,刘赟才知道站在自己面前的这家伙(董遵诲)居然还有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本事!现在自己与他离得可不算远,如果贾贞发动对董遵诲的突袭,那自己极有可能就会被那彪悍的董遵诲挟持为人质,说不定就有性命之忧!
刘赟连忙冲着贾贞轻轻摇头,否决了他的建议。转过身来,刘赟冲着冯道感伤地说道:“寡人此次匆忙北上,没有率领过多卫队,所依仗的不过是冯公三十年丞相的信誉。对冯公的老成望重,从来就没有丝毫怀疑,没想到我的坦荡心怀,居然换来如此结果。如今张令超已经易帜,寡人只剩下百余护卫,冯公,我该怎么办啊?!”
冯道默然,当初出京的时候他就曾料到如此结果,曾对人说自己三十年养成的信誉,毁于一旦。现在冯道又有什么办法?郭威平日里对自己很是恭敬,手中握有大军还能掌控朝政,这样的君主也算是值得投靠,何况自己的家眷全数在那郭威严密控制下的开封府里,自己又能给这倒霉郁闷的刘赟出什么主意?!
见冯道默然无语,刘赟长叹一声,与董遵诲拱手道别。董遵诲害怕那刘赟麾下臣子节外生枝,立即率人护送冯道离开府邸,并派人护送他返回京师。
此时郭威已经掌控开封府,窦贞固等人更是奉上劝奏章,拥护郭威登基称帝。
郭威喜上眉头,却没有贸然答应,而是与那刚刚赶回京师的冯道密议一番,再对文武百官的劝进书谦逊推辞,说是未奉李太后的诰敕,不敢擅专。
窦贞固等人也得到了冯道的叮嘱,立即蜂拥入宫求见太后,说明利害关系。
李太后欲悲无泪,想想李家的宗庙社稷,真想痛斥群臣一番。可她又想想自己的儿子刘承勋,想想宫里宫外郭威的实力,她心中纵有万般怒火,也不敢发泄出来。
李太后思来想去,也只能屈服于郭威的淫威,委托冯道书写诰书一份,盖上自家印玺。诰书是这样写的:
“枢密使、侍中郭威,以英武之才,兼内外之任,翦除祸乱,宏济艰难,功业格天,人望冠世。今则军民爱戴,朝野推崇,宜总万机以允群议,可即监国,中外庶事,并取监国处分,特此通告。”
同时范质在郭威的授意下,也毫不客气地以李太后的名义写下诰书,明发天下:
“比者枢密使郭威,志安社稷,议立长君,以徐州节度使赟,为高祖近亲,立为汉嗣,爰自藩镇征赴京师。虽诰命寻行,而军情不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