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谁为皇帝(1)
�
董遵诲挠了挠头,“单凭大帅做主”
郭威笑着说道:“这是你我师徒间闲聊,你不必拘谨,但说无妨”
董遵诲又挠了挠头,然后低声问道:“那个……曹髦是谁?”
郭威哑然失笑,这个徒弟也太顽劣,居然不知道曹魏的第四任皇帝,这家伙可是曾说过“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后来被臣下所杀,应该也算是名人吧。郭威笑着冲他解释一番,又对他吩咐道:“道安,你还要多读些史书,多长些见识。单凭一番气力,可做不成我手下的第一大将”
董遵诲挠了挠头,笑着说道:“大事上有大帅掌舵,末将只要能认真执行就行。想这么多干啥?累”
“你呀,就是个懒货”郭威恨铁不成钢地说道:“算了,还是说说我的处置吧。皇帝祸起仓促,我不能保护他的安危,已经是有些失职、罪过,哪里能对皇帝进行贬谪呢?再说了,我是以清君侧的名义南下入京,如果对皇帝有所不敬,那岂不是自打嘴巴,各地藩镇可都看着我呢”
董遵诲这才明白,原来皇帝的葬礼并不单纯啊。郭威看着他傻傻的样子,没好气地说道:“都是宁远将军了,一点脑子都没有,平日里只知道冲动做事,真没有半点长进”
宁远将军?董遵诲很是诧异,接着他就反应过来,这是郭威给自己升官了,他连忙行礼表示感谢。
郭威对他说道:“本来老夫想把你直接提拔为定远将军,不过现在连升两级,也比较容易引人注意。还是等新帝登基、全军加恩的时候,再为你提升比较好”
董遵诲挠了挠头,“大帅,新帝登基?除了您谁能够当皇帝?如果不是您当上皇帝,我董遵诲第一个不服”
“说什么胡话”郭威笑着斥责道:“皇帝还有个弟弟呢,再说了,各地藩镇还在盯着我呢像河东军节度使刘崇、忠武军节度使刘信他们,全都派出细作,紧盯着我的动态我以清君侧的名义南下他们不会管,可要是我弑君自立,他们就会立即发动率军勤王而且军中有些将士,并不像你一样,他们也忠于汉朝,岂会轻易改变立场?”
董遵诲瞪大了眼睛,原来还这般复杂,他还以为郭威占领开封府后,很快就能够建立后周,自己作为开国功臣,也能够顺利加官进爵呢。
郭威看着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董遵诲,笑着说道:“你抽空去你姑父冯公(冯道)那里,看看群臣如今都是什么反应,听听他的建议。”
董遵诲点了点头,却没有立即离开。郭威诧异地问道:“道安,你还有什么事吗?”。
董遵诲跪倒在地,叩首说道:“大帅,现在城中乱兵掠夺,老百姓苦不堪言,如果再这样放任下去,说不定再过几日,开封府就被抢空了大帅宅心仁厚,还是及早下令收兵吧”
郭威轻轻点头,叹了口气,“确实是苦了百姓,不过此事我早有计较,道安稍安勿躁。等过几日,自有分晓。”
见郭威心中有数,董遵诲也不敢再行劝说,只是恭恭敬敬地行礼,然后转身离开。
不久,董遵诲仅带贴身卫士,来到了冯道的府邸。见府邸外有士兵在此驻守,设立岗哨路障,以保护此处安宁。董遵诲若有所思,上前通报。
驻守的士兵见是军中声名鹊起的董遵诲,连忙行礼问候,并立即搬开路障放行。董遵诲于是来到冯道的大门处,轻轻拍动门环。
门后早就有家丁守卫,听到门环响动,连忙从缝隙里悄悄窥看。见来得乃是熟人�
董遵诲挠了挠头,“单凭大帅做主”
郭威笑着说道:“这是你我师徒间闲聊,你不必拘谨,但说无妨”
董遵诲又挠了挠头,然后低声问道:“那个……曹髦是谁?”
郭威哑然失笑,这个徒弟也太顽劣,居然不知道曹魏的第四任皇帝,这家伙可是曾说过“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后来被臣下所杀,应该也算是名人吧。郭威笑着冲他解释一番,又对他吩咐道:“道安,你还要多读些史书,多长些见识。单凭一番气力,可做不成我手下的第一大将”
董遵诲挠了挠头,笑着说道:“大事上有大帅掌舵,末将只要能认真执行就行。想这么多干啥?累”
“你呀,就是个懒货”郭威恨铁不成钢地说道:“算了,还是说说我的处置吧。皇帝祸起仓促,我不能保护他的安危,已经是有些失职、罪过,哪里能对皇帝进行贬谪呢?再说了,我是以清君侧的名义南下入京,如果对皇帝有所不敬,那岂不是自打嘴巴,各地藩镇可都看着我呢”
董遵诲这才明白,原来皇帝的葬礼并不单纯啊。郭威看着他傻傻的样子,没好气地说道:“都是宁远将军了,一点脑子都没有,平日里只知道冲动做事,真没有半点长进”
宁远将军?董遵诲很是诧异,接着他就反应过来,这是郭威给自己升官了,他连忙行礼表示感谢。
郭威对他说道:“本来老夫想把你直接提拔为定远将军,不过现在连升两级,也比较容易引人注意。还是等新帝登基、全军加恩的时候,再为你提升比较好”
董遵诲挠了挠头,“大帅,新帝登基?除了您谁能够当皇帝?如果不是您当上皇帝,我董遵诲第一个不服”
“说什么胡话”郭威笑着斥责道:“皇帝还有个弟弟呢,再说了,各地藩镇还在盯着我呢像河东军节度使刘崇、忠武军节度使刘信他们,全都派出细作,紧盯着我的动态我以清君侧的名义南下他们不会管,可要是我弑君自立,他们就会立即发动率军勤王而且军中有些将士,并不像你一样,他们也忠于汉朝,岂会轻易改变立场?”
董遵诲瞪大了眼睛,原来还这般复杂,他还以为郭威占领开封府后,很快就能够建立后周,自己作为开国功臣,也能够顺利加官进爵呢。
郭威看着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董遵诲,笑着说道:“你抽空去你姑父冯公(冯道)那里,看看群臣如今都是什么反应,听听他的建议。”
董遵诲点了点头,却没有立即离开。郭威诧异地问道:“道安,你还有什么事吗?”。
董遵诲跪倒在地,叩首说道:“大帅,现在城中乱兵掠夺,老百姓苦不堪言,如果再这样放任下去,说不定再过几日,开封府就被抢空了大帅宅心仁厚,还是及早下令收兵吧”
郭威轻轻点头,叹了口气,“确实是苦了百姓,不过此事我早有计较,道安稍安勿躁。等过几日,自有分晓。”
见郭威心中有数,董遵诲也不敢再行劝说,只是恭恭敬敬地行礼,然后转身离开。
不久,董遵诲仅带贴身卫士,来到了冯道的府邸。见府邸外有士兵在此驻守,设立岗哨路障,以保护此处安宁。董遵诲若有所思,上前通报。
驻守的士兵见是军中声名鹊起的董遵诲,连忙行礼问候,并立即搬开路障放行。董遵诲于是来到冯道的大门处,轻轻拍动门环。
门后早就有家丁守卫,听到门环响动,连忙从缝隙里悄悄窥看。见来得乃是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