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永泰县衙当师爷(2)
�花生米放入口中,接着喝了一口酒,咂巴咂巴嘴,才慢慢道:“这国家大事嘛……总有他们几个大人物做主。我们呐,管好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就好啦!”
吴如熊笑眯眯道:“丁主簿言之有理。这国家大事嘛,自有蔡太师他老人家、童枢密使、王丞相等大人物做主,咱们啊,就像丁主簿说的,管好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这里是扬州府,离北边远着呢,就算契丹人真打过来,自有北边顶着,难道还能打到我们扬州府不成?诸位说是不是?”他说“蔡太师他老人家”几个字时,神情一肃,抱了抱拳,这是因为知府大人吴奎是蔡京的门生,而他与吴奎又是宗亲,有这层关系在,自然对吴奎、蔡京感恩有加。
史县尉拍案道:“县尊大人说得是!管它呢!爱打打,爱和和,关我们鸟事……”
丁主簿、叶典史皆微笑点头,钟书吏想了一想,也跟着点头。
桌上共有七人,县令、主簿、师爷、县尉、典史、捕头、书吏,都是一县头头脑脑的人物。宋廷悄悄扫一眼,发现捕头曹彬一直皱眉不言,不过,其它几人好似忘记他存在,自顾说自个儿的,没人瞧他一眼。
“捕头”一职,虽说是捕快班的老大,但却只算个武职,大梁重文轻武,已非一朝一夕,文官看不起武将,也是由来已久。更何况,他只是一个小小捕头,又不是什么官,说下岗就下岗,所以能缄口的时候自然缄口,以免言多出错,丢掉饭碗。
这一点利害关系,宋廷自然早就看出来了。看他皱眉,便猜测他应该和县令、主簿们意见不同,但却不敢表达。宋廷心生念头:“这人还算比较耿直,但却也不鲁莽,或许能与他交个朋友。”
“宋师爷!你有何看法呀?”吴如熊笑眯眯地盯着宋廷,突然问道。
经吴如熊这么一问,宋廷回过神来,发现在座所有人都在盯着他,等着他发表高见。须臾之间,他心中生出诸般念头,口中却一笑:“县尊大人,您想问我关于何事的看法呀?”
吴如熊再吃一筷子猴脑,抬头道:“便是童枢密使调兵一事,你有何看法呀?族叔大人说你诗才极好,我们不妨听听你的高见。”
别看吴如熊似很随意地这么一问,但其中却深藏官场的潜规则,倘若宋廷真的发表一些什么义正言辞的高论,那他“师爷”这条路,可能过不了几天就到头了。
方才吴如熊、丁克农等人,早就统一好了阵线,说什么“管好自家一亩三分地”、“契丹人打不到扬州”,其实这只是表面话;真心话是“咱们该捞的捞”、“北边越乱,朝廷就越没空查贪污”。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贪”和“清”的选择,宋师爷你是要选“贪”,还是要选“清”?选“贪”,我们一起发财;选“清”,就算是知府大人推荐来的,也能让你滚蛋。官场里的这些老油条,有哪一个简单?
宋廷自然能够明白这其中暗藏的玄机,稍微一想,便说道:“各位大人言之有理,这契丹人不可能打到扬州。恐怕二十年后,这世上还有没有契丹二字,契丹人只怕都死绝了,也尤未可知呀?”
宋廷说完,包厢里所有人都用眼睛盯着他,空气突然变得凝滞,气氛安静到可怕地步。他略有心慌,难道说错了?大家不愿意看到契丹人死绝?他这么回答,是故意回避了“清”还是“贪”的选择,借着骂契丹敷衍一番而已。
“啪啪啪。”短暂的安静之后,丁主簿慢慢鼓掌,其它几人也都跟着鼓掌。瞬间啪啪啪啪的声响,充满了整个包厢。
“好!宋师爷说得好!”
吴如熊笑眯眯道:“丁主簿言之有理。这国家大事嘛,自有蔡太师他老人家、童枢密使、王丞相等大人物做主,咱们啊,就像丁主簿说的,管好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这里是扬州府,离北边远着呢,就算契丹人真打过来,自有北边顶着,难道还能打到我们扬州府不成?诸位说是不是?”他说“蔡太师他老人家”几个字时,神情一肃,抱了抱拳,这是因为知府大人吴奎是蔡京的门生,而他与吴奎又是宗亲,有这层关系在,自然对吴奎、蔡京感恩有加。
史县尉拍案道:“县尊大人说得是!管它呢!爱打打,爱和和,关我们鸟事……”
丁主簿、叶典史皆微笑点头,钟书吏想了一想,也跟着点头。
桌上共有七人,县令、主簿、师爷、县尉、典史、捕头、书吏,都是一县头头脑脑的人物。宋廷悄悄扫一眼,发现捕头曹彬一直皱眉不言,不过,其它几人好似忘记他存在,自顾说自个儿的,没人瞧他一眼。
“捕头”一职,虽说是捕快班的老大,但却只算个武职,大梁重文轻武,已非一朝一夕,文官看不起武将,也是由来已久。更何况,他只是一个小小捕头,又不是什么官,说下岗就下岗,所以能缄口的时候自然缄口,以免言多出错,丢掉饭碗。
这一点利害关系,宋廷自然早就看出来了。看他皱眉,便猜测他应该和县令、主簿们意见不同,但却不敢表达。宋廷心生念头:“这人还算比较耿直,但却也不鲁莽,或许能与他交个朋友。”
“宋师爷!你有何看法呀?”吴如熊笑眯眯地盯着宋廷,突然问道。
经吴如熊这么一问,宋廷回过神来,发现在座所有人都在盯着他,等着他发表高见。须臾之间,他心中生出诸般念头,口中却一笑:“县尊大人,您想问我关于何事的看法呀?”
吴如熊再吃一筷子猴脑,抬头道:“便是童枢密使调兵一事,你有何看法呀?族叔大人说你诗才极好,我们不妨听听你的高见。”
别看吴如熊似很随意地这么一问,但其中却深藏官场的潜规则,倘若宋廷真的发表一些什么义正言辞的高论,那他“师爷”这条路,可能过不了几天就到头了。
方才吴如熊、丁克农等人,早就统一好了阵线,说什么“管好自家一亩三分地”、“契丹人打不到扬州”,其实这只是表面话;真心话是“咱们该捞的捞”、“北边越乱,朝廷就越没空查贪污”。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贪”和“清”的选择,宋师爷你是要选“贪”,还是要选“清”?选“贪”,我们一起发财;选“清”,就算是知府大人推荐来的,也能让你滚蛋。官场里的这些老油条,有哪一个简单?
宋廷自然能够明白这其中暗藏的玄机,稍微一想,便说道:“各位大人言之有理,这契丹人不可能打到扬州。恐怕二十年后,这世上还有没有契丹二字,契丹人只怕都死绝了,也尤未可知呀?”
宋廷说完,包厢里所有人都用眼睛盯着他,空气突然变得凝滞,气氛安静到可怕地步。他略有心慌,难道说错了?大家不愿意看到契丹人死绝?他这么回答,是故意回避了“清”还是“贪”的选择,借着骂契丹敷衍一番而已。
“啪啪啪。”短暂的安静之后,丁主簿慢慢鼓掌,其它几人也都跟着鼓掌。瞬间啪啪啪啪的声响,充满了整个包厢。
“好!宋师爷说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