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一曲苏词再扬名(1)
、好、好”,连道三声。

  “有什么好的?拿过来给我瞧瞧!”杨逋大袖一挥,站起身来,老脸颤动,明显已是心慌意乱,强弩之末。

  秦桧手捧着宣纸,恭恭敬敬地将宣纸呈到杨逋的眼前,活像个跑腿的。杨逋站起身来,冷哼一声,左手接过宣纸,拿起一头,粗暴一抖,右手接住另一头,看了起来。

  宣纸正好遮挡他面庞,秦桧看不到他看词时的神情,但却瞧见了他戴着玉扳指的手,不住地颤抖,好一阵颤抖之后,见他冷哼一声,将宣纸扔在地上,不顾众人的惊讶,愤然坐回花雕檀椅。

  “这……”众人却瞧不出他到底是什么意思,怎么好端端地,要生这么大的气?莫非是这词写得太烂,入不了他老人家的眼?

  知府大人吴奎捋须笑了笑,和蔼道:“拿上来给本官瞧瞧……”他一出口,算是化解了这场尴尬。

  秦桧弯腰捡起地上的宣纸,又恭恭敬敬地递送到知府大人吴奎的手里,看到旁边桌上仍旧放在《定风波》这首词,就瞧上了一眼。

  吴奎将宣纸打开,神情蔼然,目光烁然,一行行看下去,看完了这首《蝶恋花》的全词。又将词递给了江陵侯穆如瀚。

  穆如瀚展开宣纸,看到全词如下: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嗯……诗情画意,淡淡愁意,确实迎合了‘惜春’这一主题,但却‘哀而不伤’,特别雅致,结局一句‘多情却被无情恼’倒像是孩童般的娇憨,着实有趣!嗯!不错!好!我儿要是有这一半水平……”穆如瀚说着,瞅了瞅穆云川,忽地停住不说,眼里有几分恨铁不成钢之意。

  穆云川本来正替宋廷高兴着呢,却突然被老爹这么一瞪,脸上再笑不出来。

  “天涯何处无芳草……多情却被无情恼……哎,杨学正!”呢喃着这两句,吴奎突然喊杨逋。

  杨逋处于激愤情绪之中,勉强站起身,拱手道:“不知知府大人有何吩咐?”

  “你过来。”吴奎招招手,杨逋走了过来,站在吴奎身侧,吴奎指着《蝶恋花》中“多情却被无情恼”这一句,道:“这首词的这一句,是不是和那首《定风波》中的‘也无风雨也无晴’极为相似?这风格,并无二致,堪称精彩呀!”

  听闻知府大人这样说,杨逋老脸微抖,知道他这样说,是认可了宋廷这小子确实是自创,而不是“买诗”或者“抄袭”。当场出题,当场发挥,风格还和上一首一样,那断然就是他本人写的喽!想到这些,他就来气,一个二十岁的青年,居然爬到他头上……“不行,必然不能让他这么轻易出头!”

  杨逋心念陡生,就伸手将《蝶恋花》这首词从吴奎手中连抢带拿似的,弄到自己手中,他皱着眉头又将全词看了几遍,确实没有发现一个“春”字,脸色顿时更难堪,接下来他故意问些细枝末节,欲刁难宋廷。谁知均被宋廷轻易化解,他老脸更红了。

  终究还是不服输,他忽然又道:“这首词好是好,可惜太小女儿态了!又是芳草,又是佳人,又是无情、多情什么的……过于女儿态,不见得是好事。宋小友怕是写不出大气的词吧?”

  宋廷简直要无语,这老家伙怎么这么能纠缠,这时知府大人吴奎却是露出微笑,将《定风波》拿在手中,道:“杨学正,难道这首词不够大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