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章 轮到皇亲国戚了
种地较多,而被收取高额的田赋的情况。
这么一来就保护了一大批通过自身努力,才积攒下来一些田产的富农或者小地主,而不至于出现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情况,真正吃亏大的还是那些早先通过巧取豪夺的手段兼并大量土地的富绅以及权贵勋戚们。
于孝天在崇祯十三年的时候,还真对朱家的那些被安置在全国各地的皇亲国戚们下了狠手,这些被分封安置在全国各地的藩王皇亲们,各个都富得流油,侵占了大量的土地,大明几百年下来,他们这些皇亲国戚在全国各地,都通过分封赏赐以及强取豪夺,获得了大量的土地。
但是他们就因为姓朱或者是和朱家有亲戚关系,而从来不为国家承担任何责任,却占有了非常多的资源,早就被于孝天看不过去了,之前他忙于对付那些土豪劣绅,没有先动这些皇亲国戚们,但是现在他已经稳定住了中原局势之后,终于想起了这帮皇亲国戚们。
于孝天以崇祯的名义,下旨给各地分封的藩王以及皇亲国戚们,告知他们既然他们也是大明皇族,都是皇亲国戚,那么就应该承担对大明的责任,而不能像以前那样,什么都不承担。
所以今后他们的田产,除了按照勋位不同,每个人给他们留下一百到三百亩田地免于收取田赋之外,其余多出的田地,也按照普通田地一样,收取田赋,但是考虑到他们是皇亲国戚的面子上,只是在收取田赋的比例上,比起正常的降低了一些,就算是他们佃租出去,多少还是可以赚取一些差价的,算是对他们的特别优待了。
这道圣旨一下,各地的皇亲国戚们当时就炸窝了!他们自有明二百多年来,躺在祖上的功劳簿上,就一直享受着最高的待遇,什么时候收田赋能收到他们的脑袋上?现在世道真是要变了,现如今朝中那个于监国居然要从他们身上拔毛,这还了得?
于是这些各地的皇亲国戚当即就不干了,纷纷上书怒骂于孝天,说此举绝非当今圣上本意,乃是于孝天假借圣上名义矫诏,他们绝不会答应,如果于孝天不收回成命的话,那么他们就要起兵入京勤王,要掀翻于孝天云云。
而且一些地方藩王也得到了当地一些官吏士绅的支持,这边李自成刚刚被剿灭不久,崇祯十三年河南洛阳的福王朱常询便干出了一件让于孝天早就憋着等着的大事。
于孝天下旨收取藩王田赋的圣旨下达之后,洛阳新任知府亲自上门到福王府中宣召,告知福王以后你的这上万顷田产,不能还继续免赋了,除了留下五百亩土地,可以享受免赋的待遇之外,其余多出的田亩,都要交赋!
福王朱常询一听就勃然大怒,当场就令王府的奴才和侍卫把洛阳知府给打了,并且剥去了洛阳知府的官袍,打掉他的官帽,直接丢到了大街上,对其进行了一番羞辱,并且口出狂言,这天下是他们朱家的天下,哪儿有让他们朱家子孙交赋之理,谁若是敢上门收他福王府的田赋的话,那么不管是谁都照打不饶。
洛阳知府被羞辱一番,回到府衙之中,立即上疏朝廷,把这件事给于孝天呈报了上去,于孝天一听就乐坏了。
河南现在因为运输问题,粮食运入速度慢,对于当地饥民赈济困难,河南各府都一直叫苦,而且河南这么多年来连遭兵祸,各府财政都十分紧张,于孝天虽然给河南拨发了不少赈济资金,但是粮食问题和资金始终都没有办法得到根本解决。
而天下人谁不知道福王府富可敌国?这个福王乃是明神宗万历皇帝之子,和明光宗乃是兄弟,自幼招万历皇帝的喜爱,多次想要立他为太子,引起了国本之争,后来幸好大臣们坚持,才没有让光宗被废。
因为万历疼爱朱常洵,后来将其
这么一来就保护了一大批通过自身努力,才积攒下来一些田产的富农或者小地主,而不至于出现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情况,真正吃亏大的还是那些早先通过巧取豪夺的手段兼并大量土地的富绅以及权贵勋戚们。
于孝天在崇祯十三年的时候,还真对朱家的那些被安置在全国各地的皇亲国戚们下了狠手,这些被分封安置在全国各地的藩王皇亲们,各个都富得流油,侵占了大量的土地,大明几百年下来,他们这些皇亲国戚在全国各地,都通过分封赏赐以及强取豪夺,获得了大量的土地。
但是他们就因为姓朱或者是和朱家有亲戚关系,而从来不为国家承担任何责任,却占有了非常多的资源,早就被于孝天看不过去了,之前他忙于对付那些土豪劣绅,没有先动这些皇亲国戚们,但是现在他已经稳定住了中原局势之后,终于想起了这帮皇亲国戚们。
于孝天以崇祯的名义,下旨给各地分封的藩王以及皇亲国戚们,告知他们既然他们也是大明皇族,都是皇亲国戚,那么就应该承担对大明的责任,而不能像以前那样,什么都不承担。
所以今后他们的田产,除了按照勋位不同,每个人给他们留下一百到三百亩田地免于收取田赋之外,其余多出的田地,也按照普通田地一样,收取田赋,但是考虑到他们是皇亲国戚的面子上,只是在收取田赋的比例上,比起正常的降低了一些,就算是他们佃租出去,多少还是可以赚取一些差价的,算是对他们的特别优待了。
这道圣旨一下,各地的皇亲国戚们当时就炸窝了!他们自有明二百多年来,躺在祖上的功劳簿上,就一直享受着最高的待遇,什么时候收田赋能收到他们的脑袋上?现在世道真是要变了,现如今朝中那个于监国居然要从他们身上拔毛,这还了得?
于是这些各地的皇亲国戚当即就不干了,纷纷上书怒骂于孝天,说此举绝非当今圣上本意,乃是于孝天假借圣上名义矫诏,他们绝不会答应,如果于孝天不收回成命的话,那么他们就要起兵入京勤王,要掀翻于孝天云云。
而且一些地方藩王也得到了当地一些官吏士绅的支持,这边李自成刚刚被剿灭不久,崇祯十三年河南洛阳的福王朱常询便干出了一件让于孝天早就憋着等着的大事。
于孝天下旨收取藩王田赋的圣旨下达之后,洛阳新任知府亲自上门到福王府中宣召,告知福王以后你的这上万顷田产,不能还继续免赋了,除了留下五百亩土地,可以享受免赋的待遇之外,其余多出的田亩,都要交赋!
福王朱常询一听就勃然大怒,当场就令王府的奴才和侍卫把洛阳知府给打了,并且剥去了洛阳知府的官袍,打掉他的官帽,直接丢到了大街上,对其进行了一番羞辱,并且口出狂言,这天下是他们朱家的天下,哪儿有让他们朱家子孙交赋之理,谁若是敢上门收他福王府的田赋的话,那么不管是谁都照打不饶。
洛阳知府被羞辱一番,回到府衙之中,立即上疏朝廷,把这件事给于孝天呈报了上去,于孝天一听就乐坏了。
河南现在因为运输问题,粮食运入速度慢,对于当地饥民赈济困难,河南各府都一直叫苦,而且河南这么多年来连遭兵祸,各府财政都十分紧张,于孝天虽然给河南拨发了不少赈济资金,但是粮食问题和资金始终都没有办法得到根本解决。
而天下人谁不知道福王府富可敌国?这个福王乃是明神宗万历皇帝之子,和明光宗乃是兄弟,自幼招万历皇帝的喜爱,多次想要立他为太子,引起了国本之争,后来幸好大臣们坚持,才没有让光宗被废。
因为万历疼爱朱常洵,后来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