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洪承畴来了
的消息便迅速的在北方传开,随即整个京师便被于家军彻底控制,但是和这个消息一起传出的是,于孝天入京之后,并未引兵进入皇宫,只是如他檄文所述,入京之后搜捕了杨嗣昌、高起潜等人。

  这么一来,有些人便改变了以前的想法,认为于孝天并非是要篡位改天,而是确实想要清君侧,改变目前朝廷的格局,这就让许多官吏们的心思又开始活泛了起来。

  这种机会可不多,任谁都看出来,如果这一次于孝天清君侧成功的话,那么未来很多年,于孝天肯定权倾朝野,成为大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甚至于权势将会超出当年的魏忠贤也说不定,这个时候如果能抱住于孝天的大腿的话,那么未来说不定他们也可以飞黄腾达。

  这么一来许多原本来准备起兵北上入卫勤王的一些官员,立即就偃旗息鼓了下来,不再开口闭口的说什么勤王的事情了,而是转而再次开始观望风向。

  其中当然包含了山西吴甡派出的那批官军,这两万山西官军,分两路朝京师进兵,当得知京师被叛军所克之后,一是慑于叛军的战力,二是感觉着天下风向搞不好要变,所以两路兵马,都缩了回去,各自找了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驻扎了下来。

  但是于孝天这等做法,无疑也触动了相当多文官们的神经,大明自太祖朱元璋立国之后,二三百年来,便一直奉行以文抑武的政策,从来武将见文官自降三级,虽然这些年因为连年用兵,朝廷宽纵武将,使得这些年来武将地位有所上升,但是不管怎么说,现在主事的还是文官。

  可是现在突然间福建总兵于孝天这个丘八,居然敢打出清君侧的旗号,率兵杀入京师捕杀朝官,这如何了得?文官岂能让这等丘八骑在头上拉屎?

  所以当即便有不少文官勃然大怒,纷纷叫嚣着要起兵平叛,但是这种声音,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这些文官也就是叫唤叫唤罢了,他们当然知道于孝天麾下的于家军不好惹,十万建奴大军都不是于家军的对手,就他们纠集起来一些杂牌军乌合之众,就算是跑京师也是给人家送菜。

  但是唯有一人却有这个胆子,那正是目前的三边总督洪承畴,洪承畴这些年来一直在领兵为朝廷清剿流民军,而且用在陕西募集的陕兵,操练出了一支雄兵,对流民军这些年来屡屡用兵,可以说是胜多败少,也着实为朝廷剿灭了大批的流民军。

  而且洪承畴此人胆大心细,手腕很硬,当年他在杨鹤手下听命的时候,杨鹤主抚,但是他却并不赞成杨鹤的主张,对于投降的流民军敢于杀降,这些年来死在他手中的流民军起码超过数万人之多,所以说洪承畴绝对算是大明这个时代文官之中,有胆有识之人。

  也正因为洪承畴敢杀,后来又降清,毁掉了他一世英名,在后世天朝历史上从来是被当做反面人物进行评判的。

  但是在这个时代,洪承畴目前为止,绝对算是大明的能臣,非常受崇祯的信任,而且在朝野之中,都享有盛誉。

  洪承畴本来前段时间一直在追剿李自成和张献忠、老回回、罗汝才等流民军,这一两年来,已经有数股流民军被他剿灭,而且近年来随着杨嗣昌提出四正六隅的策略之后,各地官军开始协调对流民军进行清剿,使得大明的形势逐渐好转,流民军开始逐渐被压缩回了陕西,并且逐步的被挤压到了山林之中,有苟延残喘的态势,只要官军再加把力,那么便有希望将这些大股的流民军给剿灭。

  李自成这时候已经被赶得鸡飞狗跳,几万人的规模被洪承畴追杀的仅剩下了数百人逃入到了商洛山中,而张献忠也被赶入到了四川境内,堵在了山里面眼看着也是没多少蹦跶的机会了,另外罗汝才也被挤在了陕西、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