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温情
��待周氏给他捏起了肩膀,又道:“这是好事啊,老大听了肯定高兴,你咋不自己和他说”

  “你怎么就这么木头呢!”周氏手下加了下力,道:“你是当家的,儿子原该听你的。再说,我在家时,香凤也多在家,万一她听见了,误会起来,我们娘俩该有嫌隙了。”

  “那好,我明儿说。”李平安只管听媳妇的,也不多想,只觉得有周氏捏肩膀,怀里抱着娇娇柔柔的女儿,世间最美的事,也就莫过于此了。

  但李枣儿却听得分明,再一次由衷地佩服起周氏来。一句简单的话,既让自己丈夫在儿子面前竖立了好父亲的形象,又显示出她对香凤也是尽心的,还能掌控李寿的金钱出入。一举三得,真是好巧的心思!

  看来,自己以后说话办事可得多多和这个娘学习,还得小心谨慎别让她发现什么破绽。李枣儿趴在李平安怀里,暗地里打好了主意,突又觉得遗憾,周氏这么精细的性子,李寿怎么就一点儿没遗传到呢

  想起李寿做的这事,倒不是没有进步。不过怎么说,陈棒头因为他语言上的引诱吃了亏,这笔帐还是要记到李寿和张旺头上的,恐怕早晚是个事儿。

  李枣儿的本意是,不让李寿亲自去和陈棒头吵架打架,只在暗地里搞鬼。等出了事,陈棒头还不知道是谁做的手脚。

  这才是真正高明的小人行径嘛!

  第十四章 挫败

  一晃儿已近年关,过了农忙季节,各家男人都闲了下来,一家人都在忙忙碌碌地置办年货。收藏顶点~~网i。

  李家也是如此。周氏因二儿子在米行学徒,本来历年都是提前十余天才开始采办,今年硬是提前了一个月。

  不是为了多办点年货,只是为了多上几次集市,顺便看看李富。虽知道越是年关买卖兴隆,李富就越忙,就算去了也难得有时间说句话。但是一家人还是勤勤地往集市上跑,哪怕是看一眼也是好的。

  因此,用来给李枣儿缝制新袄的粗布挑了三次,不是说太硬,就是嫌不够厚;贴春联的红纸挑了两次,一会儿说太红,一会儿说眼色太土;就连蒸年糕,是用黄米还是糯米也争执了许久。

  折腾到最后,米行的老板哭笑不得地许了李富半天假,准他在三十那天,可以下午回家,待到第二天早上再回去。

  如此,一家人遂了心,这才有心思忙别的,高高兴兴地置办起年货来。

  然而,李枣儿却不大开心,因为李富许诺的算盘还没有兑现。

  因为怕李富早早出外学徒,荒疏了兄弟之间的感情。周氏次次去看李富时,都是由李平安套了大车,全家人一起去,李枣儿自然也不例外。

  只是每次见面,李富都像干脆忘记了这回事情,根本没有要给她算盘的样子。因此李枣儿不免又失落又生气,又因几次在集市上看到算盘,但是苦于没有理由开口想父母要,更是悻悻,对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就连周氏抱着她进了布庄也不知晓。

  周氏可能发现了李枣儿的无精打采,忍不住担心起来,连忙拉了一匹红色的料子,披在她身上试探。见她还是不怎么感兴趣,不由得真正紧张起来,以为她是哪里不舒服,甚至跟李平安商量起来,年货先不办了,要先给她请郎中看病。

  李枣儿连忙打起精神,总不能真的让周氏把置办年货的钱去给她看病吧于是挤了笑,兴高采烈去抓玩那匹红布。

  一看之下,不免又生了几分感概。她以前看祖辈们留下的被褥,不是红就是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