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
勇瓮声瓮气地说道,在本子上面把安逸刚才所说的记下来。弄得安逸一时无语。

  郭勇记下安逸刚才说的话,又仔细问了一番具体的装修要求,然后骑上自行车就走了。

  安逸想了想刚要离开,李彤在商厦门口招呼安逸等一下。原来李彤想请安逸吃顿饭表示感谢,态度很是诚恳。看得出来他也很想和安逸拉好关系,最好是能够成为朋友。

  安逸对李彤现在观感改变不少,也不会反对成为朋友。只是这些日子实在太忙,吃饭的事情只能向后拖一拖了。

  看到李彤神情有些失望,安逸笑着强调,以后他的公司就在商厦这边,常来常往互相交流方便得很,不用急在一时。李彤想想也是这个道理,笑着和安逸握手道别。

  安逸和李彤道别打了个黄面的前往红光厂,主要是想看看今天来报道的几位技术人员。今后呼啦圈就要在红光厂全部一体生产,时间还比较紧,安逸心里还真有些放不下。

  当他到厂子的时候,这几位技术员已经结束报道,听厂办公室的人说由安自军陪同着去塑料分厂了。安逸一听也急忙下楼赶去分厂。

  红光机械厂占地不小,就是形状有些狭长,东西最远的能有近千米,塑料分厂的车间就在最深处。安逸一路小跑来到这里,身上都有些微微出汗。

  进进车间安自军和几位穿着工装的人在说话,高来振做为红光厂副厂长兼分厂的厂长做陪同,旁边一长溜的都是塑料生产设备。

  走近之后安自军浑厚的声音传过来:“你们都是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其他我也不多说了,尽快熟悉环境,把分厂的技术部门给撑起来吧。”这几个人都连连点头。

  高来振看到安逸进来点头笑了笑,安逸点是点点头站到一边观察着。眼前的五个人,年纪都在三四十岁左右。前头两个人都戴着眼镜,听称呼一个是于工名字叫于佑学,一个是杜工名字叫杜勇。应该都是有工程师职称的。其他三个站得稍靠后一点,应该是助手之类。

  于佑学听到安自军的话说道:“安厂长,这些设备我都看过,已经调试得差不多。如果需要生产塑料管路的话,只要有原料,下午就能够开工。”

  安逸心里就是一喜,原料款昨天就已经打到海化公司,并且已经开始发运了。最多明天就能够到厂,原料管就能够全力生产。再加上临前塑料厂的产能,呼啦圈的产量就不愁了。

  安自军听到之后点头说道:“不只是塑料管,我们关键的生产项目是喷雾器贮药箱。具体的技术资料厂办公室就有,希望你们能够尽快掌握。这可是我们厂最重要的一个项目。”

  名字叫杜勇的工程师扶了扶眼镜开口说道:“喷雾器这个项目,我在临前塑料厂的时候就研究过。报告都上报了,可是厂里不批,说是缺少机械结构配套产能。现在安厂长如果想上这个项目,难度也不很大,目前这些设备足够了。”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没想到挖塑料厂的墙角还真挖到宝。喷雾器项目关系到红光厂的未来可持续性的发展。呼啦圈再热,不过季节性的东西,热潮过去后就结束了。可是喷雾器不一样,这可是今后十几二十年都能够热销的商品。只要红光厂能够把握住这次机遇,腾飞真不是梦想。

  安自军也是哈哈大笑:“这可真是太好了。杜工,这个项目就交给你了,有问题可以直接向高厂长提,我们一起解决。”

  高来振也说道:“呵呵,看来杜工你可来对了。我们本来就是机械厂,制造机械结构配件还不简单吗?实话说,这方面的工作厂里早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