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苏使君
��拟定公文,文书之类的活儿。参谋官,参议官看字义即可,都是出主意的。

  勾当公事则有些负责,看字面意思便是事务官。比如勾当军务公事,勾当船务公事,勾当粮草转运公事……

  勾当公事这样的事务官是苏默用以维持宣抚司职权的主要部分,苏默对这一点十分在意。

  事实上,担任了宣抚司宣抚副使后,苏默已经脱离了第一线。他现在的工作,更多的是掌握大方向,同时在用人之上多下功夫。

  人事上,苏默有比较充足的人才储备。就说眼下这不大熟悉的车百,在政务上也是井井有条,也许和苏默偶有冲突,但在才能上的确是出众。

  “默华,你的才干我是清楚的,你为参议官在我这里算是委屈了。”苏默从后院走出,在路上看到了闫默华。这位二甲第六的新科进士本来是要留在京中,不说进入都察院六科廊,就说在六部里,也是大有可为的。只不过,他听了苏默要在天津开辟幕府后,主动跑了过来。

  要知道,参议官只不过是区区正六品官衔,而且还是苏默幕府的。这等于是直接将一生荣辱都挂在苏默身上了。实际上,投靠苏默的士子们,大多是落第的举子。就算是总督府开辟幕府,能够招揽的人才也就是举子。新科进士有自己的管路,进你幕府作甚?

  如闫默华这般义气的,着实让苏默感动。

  听了苏默的话,闫默华回礼,笑道:“京中那些人是什么德行,其实我们都清楚。在里面就如不见光的深渊,官阶是有了,职司也是体面了。但那里……又哪里是做事的地方。说起来,我着实我不如赵尔阳,骆武城,曹斌三人。”

  听到闫默华此言,苏默微微沉默。赵尔阳三人是放弃了科举的,虽然华言徽没有亏待三人,都能以举子的身份直接担任州府正印官,但没有进士功名要在官场立足,环顾四周的歧视就足够他们受得了。只不过三人为了做事,为了真正实现胸中抱负,一展韬略……这些,都是不顾了。

  尤其是骆武城,无论是洛阳一战开始开封一战,都多有赖其在内策应。可谓是劳苦功高。

  “走吧。眼下,好好做一番事业。对得住胸中的信念,那就足够了!”苏默道:“莫要让他们瞧不起!”

  “好!”闫默华重重应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