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甲具
��苏默种下的种子已经渐渐生根发芽,济善堂下的工匠院又有了新成绩,这让苏默一阵激动,赶忙就跑过去了。

  “上次公子所言要我们研制板甲,苦于官府严查所以众人顾虑没有进展。但此次自从苏氏工坊得到军需供应的订单后,大家的疑虑就放下了。板甲之事得以进展迅速!”工匠院的院正挂名是焦竑老爷子,只不过老爷子不大喜欢在大院里凑热闹,而是拉着一帮子人自己研究自己的事情。故而,苏默今ri来衡山中的工匠院,陪同的是致仕的南都将作监大匠裴弘毅。

  裴弘毅出身可谓传奇,一介目不识丁的匠人却幸运地制作了一个贵妃椅博得了先帝时太后的欢喜。从此,靠着给皇家专门制作各类匠物的裴弘毅自学成才,最终得以成了将作监的大匠,得五品官身,从而完成了匠人飞跃官人的奇迹。

  要知道,在华朝匠人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

  在这个讲究世袭罔替的年代,匠人的子子孙孙都是匠人。不仅如此,还得接受朝廷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征调。修建水利工程,修建城防建筑,修建孔庙祭祀,修建皇宫官署。最倒霉的是修建帝陵,因为为防止帝陵以后被人挖了,主持修筑帝陵的关键匠人基本上都会最后被干掉,以防泄密。

  故而,裴弘毅能够从一介匠人飞跃成为官身可谓是非常惹人羡慕的。苏默能够请动这位大佬,也是多亏了苏护翻案的结果。

  现在,苏默好歹也是善化男爵了,是帝国的贵族。其父魏国公苏护也是曾经的首相,光是这份名声就了不得。

  更加关键的,则是苏护在信中十分明确地提及了匠人身份的问题:“世袭罔替是社会进步的最大拦路虎,对劳动者的歧视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严重阻碍九天战帝全文阅读。你们问我要的是什么,很简单,改变这些不公正!……”

  苏默这一段话让裴弘毅感同身受,再加上苏默之前为军人地位的翻案赢得了他的信任。故而,其出任工匠院执事也就成了十分顺利的事情。

  而今,苏默在衡山上修筑了一个工匠院,将书院对匠艺的研究和老工匠们手头技术互相融合,使得工匠院的水平大大增加,其对技术的影响更是产生了飞跃xing的增幅。

  此次苏默要裴弘毅研制板甲,本以为没个一两年就能制作成功,没想到,现在才过了三个月裴弘毅取得了突破xing的进展!

  板甲是由经过塑形的大块板状金属制造而成的一种盔甲,这是相对于由大量细小金属环制成的锁甲和小金属片制成的鳞甲、札甲而言的。

  国朝历史上出现过的甲具非常多。有明光甲,光要甲,细鳞甲,乌锤甲,白布甲,皂绢甲,山文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锁子甲,马甲......

  甲具种类众多,而今盛行的却只有两种,一个是山文甲,一个是棉甲。比如宋大壮作为高级将领肯定是外面穿着一身山文甲,内里套上三层稠衣做标配。但如张虎这样的一般士兵则多是一身红袄军服的棉甲,实际上也就是厚棉布。

  当然,夏天的时候闷热无比,谁也不会穿一身厚重的棉服作战。好在苏默几次作战缴获甚多,故而大多数士兵都能捞到一身铁甲,大概就是胸口背上挂上几个铁片,用皮筋针线缝在衣服上。如果军方后勤补充不上甲具,一切都得靠士兵自己补充防具武器。

  “我也曾见过南都禁军的武库,铁甲虽多但对于十万守军的南都而言,不过只能满足其十分之一的需要。至于山文甲,虽在南北朝时期就有出现。但其甲片复杂jing细的甲片,错扎法太过独特,故而制作不易。所谓‘错扎法’,便是通过甲片与甲片之间互相枝杈咬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