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决定
��名妇女、儿童等家属。在我们还未能取得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只能处于流动作战的情况之下,现在还无法带着这些人长期转战。您看是发放路费遣散,还是怎么处理?”

  对于李延平提出的这些劳工问题,杨震沉思片刻之后,摇摇头道:“还是不能遣散。这些人遣散了,只能再次被抓回去。这次我们能解救他们,下次可就不见得有这么幸运了。日军对待劳工的手段你们不是不知道,一旦回去若是修建普通的工程还好说一些。若是被拉到绝密工地,恐怕他们之中无一能活下来。”

  “而且他们很多人的家都已经没有了。即便有家,从这里到关内千里迢迢,恐怕他们也很难平安的抵家。而且我们部队中劳工出身的战士,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将他们遣散,会影响到部队的情绪的。”

  “年纪大的,无法行军作战的进行严格审查。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就送到兵工厂作为工人。我们的兵工厂不是正缺乏人手吗?年纪小的收容起来,办一个学校。或是学习军工知识,为今后军工发展奠定一些人才的基础。或是送到部队,办一个少年军校,从小培养指挥能力。至于妇女,我们正缺乏做军装的人手,将她们组织起来,建立一个被服厂。”

  说到这里,杨震对着面前的几个人道:“我已经下定决心,不在转移了。就在汤原、萝北、佛云境内建设我们的抗日根据地。这里背靠小兴安岭,面临三江平原。西部是大片的沼泽、荒野,回旋余地大。又背靠苏联,至少不必担心被四面合围。”

  “加上这里是原抗联三路军的老游击根据地,有相当不错的群众基础。所以我决定,我们不走了,就在这里建立我们的根据地。只要有了一个稳固的根据地,我们才不能成为流寇,才能发展与壮大。所以,这些人不用遣散。在经过严格的审查之后,就地安置。实在不行的,就让他们开荒种地。”

  说到这里,杨震没有看听到他的这个最终决定之后,目瞪口呆的几个人,站起身来道:“走,我们去看看这些劳工与家属。我们解救了这么多劳工,带家属的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些带家属的都是被日伪骗过来的,与那些被抓来的不同。我们这些人去看望一下,对稳定他们的情绪有好处。”

  见到杨震所做便做的站起身来就要往外走,从惊讶之中很快恢复过来的李延平连忙拉住他道:“司令员,你先等一下。先把新军装换上再去。他们已经到了几天了,不在乎这一时。你穿着这身鬼子皮去,再把他们给吓到。”

  说罢李延平指了指杨震此时身上还穿着的只是摘去了军衔与领章的日军军装,以及脑袋上带着的,连黄色五角星的帽徽都没有拆掉,像窝窝头一样的日军制式野战便帽。挥手示意一直跟在他身后的警卫员将不知道什么时候取过来的新式军装放到了桌子上。

  看着摆在桌子上的所谓与自己身上穿的这身日军军装相比,款式没有任何的改动,只是在日军军装上增加了一个胸章与臂章。只是军帽改成了自己设计的那款后世俗称解放帽的所谓新军装,杨震只能摇头苦笑。

  换了军帽与增加了上边写着中国人民,下面写着东北抗日联军这两行黑字的胸章,以印着2jd1b这个标志着现在二路军吉东军区独立一师番号英文缩写的臂章,只是为了与日军有一个区别。

  而军装的样式还是与日军军装没有任何的差别。甚至军装的本身就是由缴获的日军军装该制的。与日军军装最大的区别,只能是在军帽上,样式依旧很蹩脚。与所谓的新式军装,几乎可以说不搭边。所谓的新式,只是与原来身上穿的日军军装相比较而已。

  看着李延平递过来的军装,杨震也没有再说什么。毕竟这款军装是自己与郭炳勋商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