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0章细节
“一个善于批判的民族,才是理性的民族。中华民族是包容的民族,唐宋时期就是范本,当时中华文明誉满全球。可是不知什么时候,我们的文明出了问题,心胸变得狭窄了,继而造成中国人两个极端、缺少平衡。一方面是绝对的自傲,一方面是绝对的自卑。自傲的时候成了主人,感觉其他人都是废物、不屑一顾。自卑的时候成了奴才,感觉自己什么也不是,可以说这种现象十分普遍。”
“上面说到两个极端我们都占全了,独独缺少自尊。一个自尊不健全的民族是可怕的,现在我们崛起了,民族的膨胀心也爆发了。如果是少数人膨胀的忘乎所以没有问题,如果大多数或者一个团体乃至一个民族都好大喜功失去理智,那就出现了民族的危机。在这里我绝不是危言耸听,这就叫细节决定成败。”
“最近我发现媒体对负面的、龌龊的不良东西报道少了,我们的作家也大唱喜歌。犀利的批评少了,这种现象非常令我担忧。虽然国民政府现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但并意味着陈旧的东西不存在,腐朽的东西不再兴风作浪,尤其是阴暗面的东西依然十分严重,两年来我们处理贪赃枉法的官员就达3000人,撤职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官员达5000多人,如此震惊的数字,难倒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吗?”
“最近,媒体报道我们官员的活动,几乎全是赞美之词,听了简直让人脸红。作为国家公务员,职责就是为国家和国民服务,没有什么大书而特书的,更没有资格陶醉所谓的荣誉。我希望我们的新闻报道实事求是、理性的报道,杜绝浮夸、空洞、不且实际的胡乱吹捧。新闻媒体要正面报道各个领域的成果,同时也要报道弱势群体的生存、需求现状,报道不良风气、揭露阴暗面。应继续监督政府的举措和存在的错误,这才是新闻人和文化人的良知和操守。”
“民国以来,我们的作家群体涌现了一批仁人志士,他们手中的笔犀利尖锐,对一切腐朽、不健康的东西鞭挞、宣战,起到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总用。可是最近我发现,抨击不良现象的杂文少了,小说也失去了惊醒人们的文风。民国以来好的传统有些褪色。我希望作家朋友继续把眼光瞄向社会底层,形象的反应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要持否定之否定、批判的态度,并形成新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日后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你们肩负着民族的使命,”
下面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好长时间穆亚平才制止住。最后穆亚平说:“我现在可以坦诚的告诉大家,今后政府决不搞**,不设新闻管制,即便是骂声也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励。下面可以自由发言,我有问必答!”顿时气氛再一次活跃起来······。
当天晚上,老蒋便拿到穆亚平讲话的全文,他沉默良久对夫人道:“穆老弟集大成于一身,其未雨绸缪之举将开创一个时代,我在考虑组建新的中央政府的问题,而他已经在酝酿身后之事。相比之下,这已经不是差距,而是亘古未有的天赋和雄心壮志!”
宋美龄附和道:“我现在难以想象,百年之后后人如何评价他,恐怕要立一块无字碑了.”“夫人说的太好了,对他而言,任何华美的语言都难以表达,结果只能回归自然,让天地去作证吧!夫人!我看了穆亚平的远景规划,你知道吗?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恐怕要上演!”“嫦娥奔月?”宋庆龄吃惊的瞪大眼睛。老蒋笑而不语,他是不会告诉怎么回事。
次日,北平各大报纸、电台、电视台,全文通报了穆亚平演讲的全文,另外,他在现场的对话也如实的报道,而且报道的内容非常朴实,媒体第一次采用穆先生的称呼,文风大变。顿时北平城掀起一股树新风、去陈规陋习的热潮。随后在全国开始转播穆亚平演讲,其朴实无华的人格获得普遍赞扬。
&
“上面说到两个极端我们都占全了,独独缺少自尊。一个自尊不健全的民族是可怕的,现在我们崛起了,民族的膨胀心也爆发了。如果是少数人膨胀的忘乎所以没有问题,如果大多数或者一个团体乃至一个民族都好大喜功失去理智,那就出现了民族的危机。在这里我绝不是危言耸听,这就叫细节决定成败。”
“最近我发现媒体对负面的、龌龊的不良东西报道少了,我们的作家也大唱喜歌。犀利的批评少了,这种现象非常令我担忧。虽然国民政府现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但并意味着陈旧的东西不存在,腐朽的东西不再兴风作浪,尤其是阴暗面的东西依然十分严重,两年来我们处理贪赃枉法的官员就达3000人,撤职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官员达5000多人,如此震惊的数字,难倒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吗?”
“最近,媒体报道我们官员的活动,几乎全是赞美之词,听了简直让人脸红。作为国家公务员,职责就是为国家和国民服务,没有什么大书而特书的,更没有资格陶醉所谓的荣誉。我希望我们的新闻报道实事求是、理性的报道,杜绝浮夸、空洞、不且实际的胡乱吹捧。新闻媒体要正面报道各个领域的成果,同时也要报道弱势群体的生存、需求现状,报道不良风气、揭露阴暗面。应继续监督政府的举措和存在的错误,这才是新闻人和文化人的良知和操守。”
“民国以来,我们的作家群体涌现了一批仁人志士,他们手中的笔犀利尖锐,对一切腐朽、不健康的东西鞭挞、宣战,起到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总用。可是最近我发现,抨击不良现象的杂文少了,小说也失去了惊醒人们的文风。民国以来好的传统有些褪色。我希望作家朋友继续把眼光瞄向社会底层,形象的反应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要持否定之否定、批判的态度,并形成新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日后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你们肩负着民族的使命,”
下面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好长时间穆亚平才制止住。最后穆亚平说:“我现在可以坦诚的告诉大家,今后政府决不搞**,不设新闻管制,即便是骂声也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励。下面可以自由发言,我有问必答!”顿时气氛再一次活跃起来······。
当天晚上,老蒋便拿到穆亚平讲话的全文,他沉默良久对夫人道:“穆老弟集大成于一身,其未雨绸缪之举将开创一个时代,我在考虑组建新的中央政府的问题,而他已经在酝酿身后之事。相比之下,这已经不是差距,而是亘古未有的天赋和雄心壮志!”
宋美龄附和道:“我现在难以想象,百年之后后人如何评价他,恐怕要立一块无字碑了.”“夫人说的太好了,对他而言,任何华美的语言都难以表达,结果只能回归自然,让天地去作证吧!夫人!我看了穆亚平的远景规划,你知道吗?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恐怕要上演!”“嫦娥奔月?”宋庆龄吃惊的瞪大眼睛。老蒋笑而不语,他是不会告诉怎么回事。
次日,北平各大报纸、电台、电视台,全文通报了穆亚平演讲的全文,另外,他在现场的对话也如实的报道,而且报道的内容非常朴实,媒体第一次采用穆先生的称呼,文风大变。顿时北平城掀起一股树新风、去陈规陋习的热潮。随后在全国开始转播穆亚平演讲,其朴实无华的人格获得普遍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