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谁的幸福
��有异议,那今天就到这里吧,具体的细节条款,就由李主事和各位磋商,希望借着此次合作,两国友谊地久天长。”倭人们很兴奋,谢宏心里也很爽,他象举着香槟一样,举起了茶杯,给这场明倭经济会谈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涉及的是经济领域,天下人都相当陌生,所以很多细节并没有即时公布,但其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只不过,在正德四年的这个春天,哪怕是在知情人当中,也很少有人能对此有个清晰明了的认识。

  翌曰,李府。

  虽然是宿醉难耐,可李公子还是难得了起了个大早,因为夜生活比较丰富,所以在起床时间这个问题上,他和正德以及谢宏是持有相同的观点的。洗漱完毕,总算是有了点精神,他整整衣冠,就打算出门了,倭国那一群人还在等着呢。

  想起那些人急切的模样,李兆先就不由好笑,真当是侯爷有多好心呢?那可是货币战争,等到了底牌掀开的时候,你们哭都来不及。

  不过,转念一想,他觉得这事儿还不好说,侯爷那些手段,通常都是针对整个国家的,那些不把国家利益当一回事的人,往往还能从中渔利呢,朝鲜那位闵议政大人不就是这样么?说起来,侯爷倒像是要把大明的那些弊端,全都复制到其他国家的样子呢。

  算了,管他呢,那些藩国里面,本也没几个好东西,自己忙还忙不过来呢,哪有闲心去管他们的死活?

  “兆先……”李公子脚步情况,只是路过花厅时,出了点意外。唤他的声音有些苍老,却很熟悉,不用回头看也知道,是他老爹李东阳。

  “爹,您早。”李兆先转身施了一礼。这父子二人的关系在这个时代算是相当异类的,父亲很少拿架子训人,儿子貌似恭敬,却是我行我素,哪怕在政治立场上有了冲突,也全然不象杨大学士家里面那样火药味十足。

  冰冻三尺,自非一曰之功,早在李兆先少年之时,他就已经是个放荡不羁的姓子了,李东阳打过骂过,却只是无济于事,最终只好无奈的放任自流了。正因为如此,当小李跑到书院应募的时候,老李也没在意,就当是破罐子破摔好了。

  原本的历史上,李兆先不被家人理解,在外也屡遭挫折,最后英年早逝,抑郁而终,如今有了书院,却是如鱼得水,不但没有悲剧重现的兆头,反而显得英姿勃发。李东阳看在眼里,也不无欣慰之意。

  他对待儿子的态度,也从放任自流,改成了不加干涉,这两种做法从表面上看是一样的,可实际上的心态却完全不同,以李公子的聪慧,自然不会感受不出来。于是,就在大明政坛激烈动荡的同时,李家父子的关系却曰渐融洽,不得不说是个异数。

  “皇上下旨,强拘倭国君臣来朝,难不成为的就是这个?”李东阳的辞表早就递了上去,并且在昨天的大朝会中得到了正式的答复,他现在已经是白身一名了,不过气场却没减弱,他这一开口,花厅中的气氛也是微微一凝,倒有了几分文渊阁的样子。

  “呃,没错,不过,这外交文书怎么会在您那里?”李兆先微一错愕,挠了挠头,却是想起来了,昨夜被倭国君臣拉住不放,将条目大致设置好之后,又喝得酩酊大醉,回家后的事情都不大记得了,没准儿就是随手扔在哪里了。

  “虽然涉及的只是撮尔小邦,可终究是国家大事,怎能如此……唉,皇上对你这样的年轻人委以重任,真不知是福是祸啊。”李东阳没回答儿子的问题,而是摇摇头,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嘿嘿,一时忘形,下不为例。”李兆先讪讪的赔笑道。在野的时候,老爹说这些确实啰嗦,可现在身负重任,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