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南征北战,东伐西讨
�从前对倭国了解甚少,不过随着东海战略的进行,他也是刻意的加强了对这方面讯息的了解,算是半个倭国通了。塚原父子就是很典型的倭国武士,他在正德刀下一败涂地,可这样的失败并不能让他彻底服气,反是激起了他的凶姓。

  朝拜仪式的过程中,那位青年的眼神始终在近卫身上徘徊,尤其关注着击败他养父的陌刀。很显然,他认为正德的获胜,主要是占了兵器之利,因此动了念头打算仿制陌刀,然后重整旗鼓再战呢。

  窥一斑可知全豹,两个武士的心态,放眼到整个倭国,也是可做参考的。现在倭国在内乱,一时缓不过气来,又被新式炮船所震慑,这才低头服软,可若是总督府稍稍放松,也许就会给他们统合起来的机会,到时候形势就很难讲了。

  “伯安兄放心,倭国局面,小弟心中早有成算,顺利的话……”谢宏略一盘算,自信的笑道:“也许用不了十年时间,就足以将其彻底王化,整个过程中,不需动用一兵一卒。”

  “哦?”王守仁眉头一挑,来了兴趣,他想了想,有些不确定的问道:“贤弟的意思,莫非是靠那些宣抚使的教化?”

  “当然不是。”谢宏摇摇头,向朝班两侧扫视了一眼,略带轻蔑的说道:“以儒家之法教化番夷之民,培养其对大明的忠诚之心,这是有前提的,仁义之法,必须得仗着武力威慑,这才得以通行,南洋,塞北,以及朝鲜琉球都可以这么做,但倭国不行,至少将其彻底分拆之前,是行不通的。”

  倭国跟朝鲜不一样,棒子比较有记姓,狠狠打过一次之后,他们就彻底老实了,也就是所谓的识时务。倭国人比棒子坚挺多了,挨一次打,只能老实一阵子,后世二战期间,他们也是败得很惨,岛民死伤无算,连小孩都拉上了战场,最后还挨了两颗大炸弹。

  这么惨烈的教训,其实也只让他们老实了几十年罢了,在八十年代,他们就曾试图挑战花旗国的权威,然后又在经济战领域挨了次揍,于是又老实了,如是反复。所以说,对付倭国,得不停的打才行,靠那些儒生的教化是不管用的。

  “那……”王守仁不是穿越的,当然把握不住谢宏的思路,他有些茫然,不动刀兵,教化也没用,难不成在倭国宣传大明有多好,把倭人都移居到中原来?不过,这是治标不治本吧,倭人少说也有几百万,耗费和风险都太大了吧?

  “用经济搞垮他们,顺便还能做个试验区。”谢宏又抛出一个新名词,见众人眼中都有茫然之色,他笑着解释道:“这次把他们召过来,为的就是这个……等下婚礼结束后,一切自有分晓。”

  本来还想详解,朝拜的仪式却已经到了尾声,下面就是正德期待已久的二婚典礼了,谢宏无暇多做解释,只好卖了个关子,倒是吊足了众位听众的胃口。

  可他们已经来不及再问了,只听锣鼓乐声冲天而起,紫禁城内的气氛一下由庄严肃穆,转变成了喜庆盈天,谢宏更是步履匆匆的往承天门外去了,他得去迎亲。

  今天的婚典基本上跟元年那会儿,正德迎娶夏皇后的大婚仪式是同出一辙的,刘贵妃是要从承天门、端门、午门这一路进来,然后再举行谒庙和合卺等仪式。

  民间娶新媳妇,要用大红花轿抬着进正门,然后再拜堂行礼,最后入洞房的。跟皇帝大婚的套路差不多,只是轿子换成了舆辂,地点换成了紫禁城,再加上观礼的多了很多闲杂人等罢了。

  不过,这其中却有个小问题,那就是刘贵妃的娘家问题,她的父母早已过世,最亲近的就是水月庵的那一老一少两个尼姑了。请那二位来京城观礼倒是无妨,但总不能让仪仗去哪个庵堂接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