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月下话衷肠
他们甚至不惜……”

  正德有些茫然,有些气愤,有些悲哀。离开木塔的一路上,他的兴致都颇高,可这时情绪却一下低落起来,清冷的月光照在他的身上,显得有些孤单。

  重旧情这个特质,在明武宗的生命中由始贯终,就算是确定了被背叛,他往往也会手下留情,也正是这个原因,谢宏才无法在朝堂上实行彻底的铁血手段。

  别看正德在朝堂上一直跟杨廷和等人对着干,不过,那只是些表面现象,谢宏若是真要对杨廷和下手,阻力首先就会出现在正德这里。

  言听计从并不是惟命是从,正德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而谢宏也很小心的维系着两人的君臣关系和兄弟之谊,哪怕为此耽搁了变革的进度也是在所不惜。

  当然,动不动一个杨廷和,本也无伤大局,杨廷和等人的力量来自于遍布天下的士绅,不彻底清除掉旧士绅的力量,光是对付朝堂上那几个人,并没有多大意义。

  在应州大战之后,借着通敌的由头,以及大捷的震慑力,谢宏也觉得到了最终清算,彻底推翻旧秩序,并且建立新秩序的时候了。不过,这个想法他还没来得及跟正德商量,对方到底会不会认可,他也没什么把握。

  新秩序虽然不会象从前的士人一样架空皇帝,可同样也有削弱皇权的意味,民智越高,政斧的作用就越低,这是不可避免的,旁人未必看得出,可是以正德的精明,却一定能看出来的。

  对此,正德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谢宏也无从预计,再怎么奇葩,对方终究是位帝王,现在他也许不在意,曰后会不会觉得不妥,要反悔呢?谢宏可不希望未来有一场那样的内讧。

  此外,正德重旧情这点也很麻烦,李东阳近年来一直深入简出,在朝堂上也甚少发表意见,大有退隐的意思,放过了倒是无妨。可杨廷和却一直活跃得很,若是不从严处理的话,难免会让那些跟风的有侥幸心理。

  所以,尽管已经派了江彬去大同,也在大战落幕的同时就派快马往京城报信,可最终事情会演变成何种结局,谢宏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人心这种东西本就是最难预估的,哪怕是有了前世的资料作为参考,也是一样的。

  谢宏也没想到,正德的恋爱才刚开头,却成了变法的契机,他既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那就表明他正在认真的思考,思考变法的必要姓,和彻底推翻祖制的可能姓了。

  “太祖当初到底怎么做判断的,只有他自己知道,我当然无从了解,不过,对此,我倒是有些想法,关键还是体制问题……”一边在心里措着辞,谢宏缓缓说道:

  “本朝开国之时,中原已是历经了辽金蒙诸胡百多年的荼毒,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来鼓励人读书,从而为朝廷效力,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不过,儒家虽然有进步作用,可随着士人阶层的扩大,和士人与天子共治天下体制的稳固,他们马上就变成了社会进步的阻力。”

  “呵呵,”他讥嘲的一笑,道:“李阁老,杨阁老都是能名留青史的大人物,才智当然毋庸置疑,就算从前看不出祖制中的弊端,有了珍宝斋之后,他们一样看得出,别说他们这样的顶尖人物了,就是江南那些普通世家,也一样看得清清楚楚。”

  “是啊,否则的话,进攻旅顺的那支大船队,也不会有那么多新花样了。”正德点点头,表示认同。错过那场海战令他很遗憾,所以事后他也反复研究过详细的情报,对于江南人的创意,他也很惊叹。

  “但是他们为什么视而不见呢?因为士人们眼中最重要的,首先是要维护体制的利益。齐家,治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