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财源滚滚
�的人?
所以,最初的时候,谢宏是很高兴的,还饶有兴致的打听了一下那个很会凑趣的李隆的消息。打听清楚之后,他愕然发现,这个李隆他还真知道,在后世一部棒子古装戏里看到过,嗯,就是讲一个女厨师改行当医生的那个故事。
在没有他的历史上,燕山君李隆也是死于政变,不过他的到来似乎让这个进程加速了。那两个使者是李隆的亲信,这趟出使办事不利,除了一个摆钟,两人两手空空的回了国。
李隆见了摆钟很高兴,可他还没来及展示给大臣们看呢,就被原本就对他不满朝臣们给推翻了。想想也是,本来就遭了灾,然后使者不但没讹诈到大明,带回来足够的钱粮,甚至连本来该有的回赐都没要到,怎么能让大臣们甘心?
于是,李隆就倒霉了,从国王变成了燕山君。
也是因为这样,谢宏才会觉得这事儿跟他有点干系,要不是有他,没准儿就让棒子们敲竹杠成功了。可就算成功,不也才一百万两银子吗,谁知道那个半岛咋就穷成这德姓了?为这点银子就把国王给弄死了,真是野蛮哦。
看看咱们大明,哥在京城开了一个店铺,这才多一会儿啊,营业收入就达到三十万了,没准儿等今天结束的时候就能有个百八十万了,京城的有钱人这叫一个多!
而且,这还是二楼、四楼没开张的情况下呢,等这两个最富盈利能力的项目开始运营,就是一个月的利润也不止一百万两啊。
“二弟,咱们不说这个了,还是来谈谈珍宝斋的发展的重要问题好了。”谢宏面容一肃,开始转移话题,顺手还把球杆扔在了球案上,把上面的球局给破坏了。
“大哥,你又耍赖……”正德很是不满的哼哼着,嘴嘟起老高。
“谢大人,您真是太神奇了,这珍宝斋说是曰入斗金都不够,简直就是一座金山呐!”马永成虽然在正德身边伺候着,可心思却全放在楼下了,眼见着一波波的人空手进来,带着东西出去,他这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这都是钱呐!
虽然那些宝贝价格定的不高,可除了一楼那些雕刻品,多半也都是过千两的,买的人又多,这一天下来还能少赚了?难怪谢大人说钱不是个事儿呢,还真就是这么回事。
原本还有些不信,今天一看,马永成是彻底信了,如果天天都能如此,这珍宝斋一年下来的盈利,没准儿比国库里的银子还多。刚才正德在玩,他不好开口,这时见谢宏得了空,他急忙奉承起来“还差得远呢。”谢宏满不在乎的摆摆手,全然不以为意,真正赚钱的项目都还没开始运营呢。
“谢大人,咱们店里备下的货很多,为什么还要限购呢?以小人之见,若是不限购,那卖出去的货品恐怕会多得多……而且,咱们的东西价格那么低,他们要是拿出去转卖,咱们不是亏了?”
马永成对经营之道也有些自己的理解,他和谷大用原本就是给正德管钱的,谷大用管花,他管赚。皇庄以前都是他在管,包括那几家店铺也是,所以问的问题也都问到了点子上。
“但凭一个京城,市场是有限的,既然咱们能保证货源的充足,又把价格降到了一个能让很多接受的水平,那么市场当然是越大越好。开始的第一个阶段,不在于赚多少钱,主要还是要打出名气去,等最赚钱的项目开始运营,那才是收获的时候呢。”
谢宏也不藏着,详细的给马永成解释道。正德身边可信的人就那么几个,他自己身边的人才也不多,在经营上面,除了马文涛就没别人了,所以马永成既然有兴趣,他也不吝于调教出一个职业经理人来。
<
所以,最初的时候,谢宏是很高兴的,还饶有兴致的打听了一下那个很会凑趣的李隆的消息。打听清楚之后,他愕然发现,这个李隆他还真知道,在后世一部棒子古装戏里看到过,嗯,就是讲一个女厨师改行当医生的那个故事。
在没有他的历史上,燕山君李隆也是死于政变,不过他的到来似乎让这个进程加速了。那两个使者是李隆的亲信,这趟出使办事不利,除了一个摆钟,两人两手空空的回了国。
李隆见了摆钟很高兴,可他还没来及展示给大臣们看呢,就被原本就对他不满朝臣们给推翻了。想想也是,本来就遭了灾,然后使者不但没讹诈到大明,带回来足够的钱粮,甚至连本来该有的回赐都没要到,怎么能让大臣们甘心?
于是,李隆就倒霉了,从国王变成了燕山君。
也是因为这样,谢宏才会觉得这事儿跟他有点干系,要不是有他,没准儿就让棒子们敲竹杠成功了。可就算成功,不也才一百万两银子吗,谁知道那个半岛咋就穷成这德姓了?为这点银子就把国王给弄死了,真是野蛮哦。
看看咱们大明,哥在京城开了一个店铺,这才多一会儿啊,营业收入就达到三十万了,没准儿等今天结束的时候就能有个百八十万了,京城的有钱人这叫一个多!
而且,这还是二楼、四楼没开张的情况下呢,等这两个最富盈利能力的项目开始运营,就是一个月的利润也不止一百万两啊。
“二弟,咱们不说这个了,还是来谈谈珍宝斋的发展的重要问题好了。”谢宏面容一肃,开始转移话题,顺手还把球杆扔在了球案上,把上面的球局给破坏了。
“大哥,你又耍赖……”正德很是不满的哼哼着,嘴嘟起老高。
“谢大人,您真是太神奇了,这珍宝斋说是曰入斗金都不够,简直就是一座金山呐!”马永成虽然在正德身边伺候着,可心思却全放在楼下了,眼见着一波波的人空手进来,带着东西出去,他这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这都是钱呐!
虽然那些宝贝价格定的不高,可除了一楼那些雕刻品,多半也都是过千两的,买的人又多,这一天下来还能少赚了?难怪谢大人说钱不是个事儿呢,还真就是这么回事。
原本还有些不信,今天一看,马永成是彻底信了,如果天天都能如此,这珍宝斋一年下来的盈利,没准儿比国库里的银子还多。刚才正德在玩,他不好开口,这时见谢宏得了空,他急忙奉承起来“还差得远呢。”谢宏满不在乎的摆摆手,全然不以为意,真正赚钱的项目都还没开始运营呢。
“谢大人,咱们店里备下的货很多,为什么还要限购呢?以小人之见,若是不限购,那卖出去的货品恐怕会多得多……而且,咱们的东西价格那么低,他们要是拿出去转卖,咱们不是亏了?”
马永成对经营之道也有些自己的理解,他和谷大用原本就是给正德管钱的,谷大用管花,他管赚。皇庄以前都是他在管,包括那几家店铺也是,所以问的问题也都问到了点子上。
“但凭一个京城,市场是有限的,既然咱们能保证货源的充足,又把价格降到了一个能让很多接受的水平,那么市场当然是越大越好。开始的第一个阶段,不在于赚多少钱,主要还是要打出名气去,等最赚钱的项目开始运营,那才是收获的时候呢。”
谢宏也不藏着,详细的给马永成解释道。正德身边可信的人就那么几个,他自己身边的人才也不多,在经营上面,除了马文涛就没别人了,所以马永成既然有兴趣,他也不吝于调教出一个职业经理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