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暗算(上)
郭正一面沿着街道往铺子走,一面翻着拳谱,只见前几页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后面却皆是勾勒的小人,神态可掬,手脚形状不一,甚觉有趣,忍不住当街便学着书中小人,挥拳踢脚起来。
进了铺里,他暗暗藏下一两银子,把剩的都交给娘亲,郭大娘做着针线,也不去接,只吩咐他锁到柜子里去。郭正放好了钱,把拳谱塞进怀里,出得房来,道:“娘,你能让安妹妹来家么”郭大娘本自出身寒微,饱经人间冷暖,深知涉世之坚,对青楼女子并无偏见,笑道:“娘一直都把她们当自家女儿看待,安安能来,娘喜欢还来不及。”
郭正大喜,道:“这就好了,安妹妹就不用再为赎身之事愁了。”郭大娘听得“赎身”二字,怔了一阵,她先前只当安安是偶来窜门,怎知要长住下来,遂叹道:“正儿,为娘也喜欢安安,她若长住下来,为娘倒没什么,只怕于你的声名上不好,街坊邻里也会说闲话……。”郭正听到这里,心已凉了半截,道:“娘,儿不要什么名声,也不在乎旁人的闲话。”郭大娘语重心长的道:“正儿,你还年轻,怎知这世上的事树要皮,人要脸,名声不好可要受一辈子的苦,为娘可不会由着你任性胡闹。”郭正还争辩,大娘只是不许,急得他往外就走。郭大娘却又叫住他,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华丽的包袱,道:“你把这送去龙府。”郭正没好气的接过包袱,奔出铺子。
一路上他越想越气,他不明白世上的人,除却女人不说,只说男人,他们既然瞧不起青楼女子,为何却又每日巴巴的跑到那地方去他阅世不深,识人却广,在他看来,世人中能比得上安安茵茵的也没几个,虚伪的高贵与真性情的卑贱之间,他宁愿选择后者。
他气哼哼的行到一片柳荫处,才猛然想起母亲所托,忙辨明路径,急急的赶往龙府。龙府的主人龙恪,乃是苏杭一带有名的巨贾,此人经营着“隆源钱庄”,家财万贯,虽不好声色,也爱附庸风雅,每年“品花大会”,他必有资助,因此也常为座上嘉宾。郭正来到龙府之外,向门人通报名姓,不久一个家仆引他进了偏厅,又退出去,郭正一人呆了许久,见无人招待,恼了正要走,忽听得一声咳嗽,龙府管家慢腾腾的从厅后走出来,他斜眼看了郭正一阵,一面命下人看茶,一面命丫鬟将包袱送往内院,待小姐看过,喜欢了再给钱。
郭正大喇喇的坐在椅子上,见管家那般看自己,觉得浑身不自在,心中有气,暗道:“狗眼看人低,有钱人的狗就了不起么”噤声不语,只盯着壁上一幅山水看,只见群山曲水之中,虬枝枯树之下,有一老者拄杖立于桥上,天高地广,甚是孤寂,不禁哑然失笑,心想俗世乐趣无穷,此人跑去山中做隐士,当真是个糊涂蛋。
又等了许久,那丫鬟方回来,手中已没了包袱,她朝管家低声低气的道:“小姐很喜欢那几件衣服。”管家点点头,命下人把银两给郭正,低声又嘱咐两句,而后迈步就走,郭正心想这厮定是吩咐下人看紧自己,免得自己偷了府里的东西,他接过银两,跟着仆人出了龙府,心下强忍着一股气,暗道:“这富人之家,日后说什么也来不得,平添气受。”顺着白墙往回走,忽听得墙内一阵女儿笑声,恰如银铃悦耳,心下好奇,抬头去看,却被一树红杏遮了眼,郭正听着笑声,又想起苏茵的话来,暗道:“同是女儿家,为何此人笑得快乐,茵妹妹她们却不快乐”想了许久也想不明白,又寻思:“这富家女子长在深闺,不知是什么模样须看上一看才好。”从别处搬了几块石头,垒起来,站在上面,踮着脚,眼睛刚过墙头,依稀看见有两个女子,一个青衣,一个白衣,在花间扑蝶嬉戏,为杏花遮掩,面容看不真切。
他拨弄杏花,欲待再看,不意为那白衣察觉,白衣女子惊叫一声,拉着青衣女子就走,道:“小姐,墙头上有人偷看。”郭正惶恐,脚下�
进了铺里,他暗暗藏下一两银子,把剩的都交给娘亲,郭大娘做着针线,也不去接,只吩咐他锁到柜子里去。郭正放好了钱,把拳谱塞进怀里,出得房来,道:“娘,你能让安妹妹来家么”郭大娘本自出身寒微,饱经人间冷暖,深知涉世之坚,对青楼女子并无偏见,笑道:“娘一直都把她们当自家女儿看待,安安能来,娘喜欢还来不及。”
郭正大喜,道:“这就好了,安妹妹就不用再为赎身之事愁了。”郭大娘听得“赎身”二字,怔了一阵,她先前只当安安是偶来窜门,怎知要长住下来,遂叹道:“正儿,为娘也喜欢安安,她若长住下来,为娘倒没什么,只怕于你的声名上不好,街坊邻里也会说闲话……。”郭正听到这里,心已凉了半截,道:“娘,儿不要什么名声,也不在乎旁人的闲话。”郭大娘语重心长的道:“正儿,你还年轻,怎知这世上的事树要皮,人要脸,名声不好可要受一辈子的苦,为娘可不会由着你任性胡闹。”郭正还争辩,大娘只是不许,急得他往外就走。郭大娘却又叫住他,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华丽的包袱,道:“你把这送去龙府。”郭正没好气的接过包袱,奔出铺子。
一路上他越想越气,他不明白世上的人,除却女人不说,只说男人,他们既然瞧不起青楼女子,为何却又每日巴巴的跑到那地方去他阅世不深,识人却广,在他看来,世人中能比得上安安茵茵的也没几个,虚伪的高贵与真性情的卑贱之间,他宁愿选择后者。
他气哼哼的行到一片柳荫处,才猛然想起母亲所托,忙辨明路径,急急的赶往龙府。龙府的主人龙恪,乃是苏杭一带有名的巨贾,此人经营着“隆源钱庄”,家财万贯,虽不好声色,也爱附庸风雅,每年“品花大会”,他必有资助,因此也常为座上嘉宾。郭正来到龙府之外,向门人通报名姓,不久一个家仆引他进了偏厅,又退出去,郭正一人呆了许久,见无人招待,恼了正要走,忽听得一声咳嗽,龙府管家慢腾腾的从厅后走出来,他斜眼看了郭正一阵,一面命下人看茶,一面命丫鬟将包袱送往内院,待小姐看过,喜欢了再给钱。
郭正大喇喇的坐在椅子上,见管家那般看自己,觉得浑身不自在,心中有气,暗道:“狗眼看人低,有钱人的狗就了不起么”噤声不语,只盯着壁上一幅山水看,只见群山曲水之中,虬枝枯树之下,有一老者拄杖立于桥上,天高地广,甚是孤寂,不禁哑然失笑,心想俗世乐趣无穷,此人跑去山中做隐士,当真是个糊涂蛋。
又等了许久,那丫鬟方回来,手中已没了包袱,她朝管家低声低气的道:“小姐很喜欢那几件衣服。”管家点点头,命下人把银两给郭正,低声又嘱咐两句,而后迈步就走,郭正心想这厮定是吩咐下人看紧自己,免得自己偷了府里的东西,他接过银两,跟着仆人出了龙府,心下强忍着一股气,暗道:“这富人之家,日后说什么也来不得,平添气受。”顺着白墙往回走,忽听得墙内一阵女儿笑声,恰如银铃悦耳,心下好奇,抬头去看,却被一树红杏遮了眼,郭正听着笑声,又想起苏茵的话来,暗道:“同是女儿家,为何此人笑得快乐,茵妹妹她们却不快乐”想了许久也想不明白,又寻思:“这富家女子长在深闺,不知是什么模样须看上一看才好。”从别处搬了几块石头,垒起来,站在上面,踮着脚,眼睛刚过墙头,依稀看见有两个女子,一个青衣,一个白衣,在花间扑蝶嬉戏,为杏花遮掩,面容看不真切。
他拨弄杏花,欲待再看,不意为那白衣察觉,白衣女子惊叫一声,拉着青衣女子就走,道:“小姐,墙头上有人偷看。”郭正惶恐,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