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信/访制度
��倒是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的,来这里看看,与当地人聊聊本来就是他的目的之一,只是排在行程的最后,现在提前了而已。

  孙老下车亲自与来人交谈起来,唐放天也站在一边儿,叫上了上平县委书记,一会儿让地方领导来解释,陈功也下了车走过来,这里也是富海的地盘,他也应该听听群众的诉求。

  事情是这样的,这人所在的村组,因为上平县原来搞绿化形像工程,把山里的田地给租了下来,栽上树木,承诺每年给租金的,一亩地一年可以收到4ooo元的租金,村民们自然很乐意,不种田也有钱拿。

  不过好景不长,他们只收到过第一年的租金,之后乡镇的领导换了,都不愿意再理会这事情,村民们四处讨钱,不过也四处碰壁,有的早已经控制不住情绪,声称要把山里的树木给砍了,不过乡镇领导倒是无所谓,砍吧,有条款进行处罚的,而且这形像工程县里早已经不再重视,所以事情一拖再拖。

  孙老正亲切的和几人聊着,上平县委书记也怕牵连到自己,马上解释起来,他知道,要推事情和责任,自己是推不掉的,“孙老,唐书记,事情是这样的,这钱我们一直记在帐上,肯定是会兑现的,只是原来县里穷,真穷,哪个地方不用钱呀,这些租金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我们县里准备税收起来了,一次性支付。”

  孙老虽然保持着笑容,不过语气上强了一些,大家都能听出他生气了,“你是县委书记,群众的问题应该摆在第一位,国家年年都在提,年年都有文件,民生问题要放在位,县里的钱都用什么地方了?你看看你们县里的公务用车,我看少于十五万的都没有吧,你们少吃几顿饭,这些村民就能吃上几年的饭。”

  孙老的意思很明确,县里想办法,领导们少花些钱,也得把村民的利益先保障了。

  陈功插上了嘴,“对,孙老说得很对,我补弃一下,当时我在上平县时也听过这问题,不过没有引起重视,这是我的失职,你们上平县马上把钱补上,还有,得算是银行同期的利息。如果上平县不搞这绿化形像工程,那就把树木给移走,退还出耕地来,让村民们继续种植。”

  孙老满意的点点头,“嗯,就按陈市长的意见办,放天,如果事情解决了,给我回个话。”

  唐放天知道,孙老意思是尽快办理,“你们上平县两天内把钱先退掉,老师,事情全部了结我给您汇报。”

  当场就解决了,来访的人根本没有想到,只是想碰一碰试试,结果成了,几人又被孙老亲切问了起来,这些年来是否走了信/访的合法程序。

  当然走了呀,先到乡镇,后来到县信/访局,闹到了县政府也没有人理会,虽然信/访局的态度是最好的,说回去等消息,每次都是这样答复,这一等便是好些年,而且信/访局根本没有什么权利,把村民的意见转来转去,转到各个部门提意见。

  哪有什么意见呀,可以解决问题的部门和乡镇没有钱,县里领导不签字,钱就拿不到,信/访局完全成了一个中介机构,而且是没有用处的中介机构,不过有一个很小的作用,那就是群众诉求时,有一个可以听他们牢骚的部门和人。

  信/访局的人员态度好,听群众泄,而且细心的作解释,不过最后的结果,他们根本帮不上忙。

  这几个信/访群众满意而归后,孙老觉得这信/访制度好像有些问题,马上和大家讨论起来。

  不过唐放天认为很好,一来群众有一个集中诉求的地方,不会到处乱跑,二来信/访局可以起到桥梁作用,为群众和政府部门牵上线,推动事情的解决,三来信/访局这么多年也解决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