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执掌中国海关的外国人
国政fu不可能允许其他国家对其进行控制,是吗?”田夏礼问道。

  “没错。”郭金章道。

  “如果不能控制自己投资和修建的铁路,那我们还投资它干什么?”窦纳乐笑问道。

  “可以赚钱。”郭金章微笑,“投资方将拥有铁路的营运权。只是为了保证商业上的自由平等的竞争,不让某些心怀不轨的人对清国本土的商业企业进行不公平的打压,不论谁拥有铁路的营运权,都必须雇佣八成以上的中国雇员,并且,清国政fu,以及铁路的股东们都拥有对铁路调度的监督权。在除此之外,为了战略和军事需要,清国政fu有权在必要的时候……这个,我就不用多说了吧?”

  “这……似乎不算太过份。”田夏礼耸了耸肩。

  “……”倒是真的不过份。哪个主权国家的铁路不是这样的?可这是在中国啊。在中国的列强投资者们居然拿不到什么特权,这不已经是很过份的了吗?可是……窦纳乐和施阿兰看了看微笑的郭金章,想了想最后还是放弃了意图讨要更多权力的想法。不过两人还是暗暗下定决心找机会跟李鸿章好好地谈一谈,而且必须是在郭金章不在场的情况下。只是,虽然有了这种打算,两人还是不对自己的计划抱什么太高的期待。李鸿章虽然软弱,可这老家伙也不傻啊。而且一下子四条铁路,足够这老家伙硬气好一段时间了。至少他们不可能在这段时间内对这老家伙太过刻薄。影响了自己国家的那些大公司在未来铁路上的股权,吃亏的还不是他们自己?

  “具体的事情还需要在招标的时候再细细地解释,我们再来谈下一个问题。”郭金章又接着说道。

  “还有?”清日谈判,经济开放,五艘军舰,四条铁路……窦纳乐和施阿兰觉得这已经足够了。这四个问题,除却五艘军舰比较好说之外,哪一个放到正常时候不是可以随便拖上那么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可现在倒好,郭金章居然一下子全倒了出来。两人禁不住有些兴奋,但两肩之上的压力也同时沉重了起来。这些问题现在谈起来还好,接下来的后续处理才是最麻烦的,如果处理不好,国内肯定不会饶过他们的。而想到自己不久之后可能面对的来自国内的压力,两人又止不住地看向了田夏礼……有郭金章在,美国人肯定是吃不了亏的,说不定还会在这些合作中占据最大的份额。而以郭金章的身份,这些功劳其实已经都算不得什么,因为郭金章其实已经到顶了。所以,一直都在打酱油,甚至连力气都不需要出的田夏礼先生很有可能会获得其中最大的好处。

  “这丫儿的怎么就这么幸运?”两国公使忍不住暗暗骂道。而同时,在相互掠过各自的眼神之中,他们也发现,原本还算是盟友的对方已经隐隐约约地对自己露出了一丝敌意和提防。

  “我们下面想说的是,赫德先生的去留问题。”

  “赫德?”

  窦纳乐顿时一个激零。

  如果说,大清国内最有名的洋人,与绝不是各国的公使,也绝不是什么李提摩太之类的传教士,而是赫德!那个在1854年5月,年仅19岁便来到中国的家伙。

  赫德是北爱尔兰人。来华后,先是在香港接受见习翻译的培训,随即被派往英国驻宁波领事馆担任翻译。1858年,被调到英法联军占领下的广州。次年,广州继上海之后,也设立了“洋关”,也就是海关。赫德经英政fu批准,于1859年5月辞去领事职务,6月,被聘任为广州新关副税务司,不久,又被总税务司李泰国正式任命为广州海关副税务司。之后又不久,李泰国根据当时的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对清朝形势的估计,认为清朝会很快覆亡,所以不愿无故遭殃,借口休假一年,于清咸丰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