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五章 再聚
�家心里最想做的,唯一阻碍着大家行动或者表态的只有一样:义气

  出征前多少弟兄在一起喝过鸡血酒,说过同生共死的话?但现在,一起喝过鸡血酒的弟兄们都留下了,永远留下了,他们就这样灰溜溜跑掉吗?矛盾、彷徨、心理极度混乱,渐渐大家沉默了,没有人说要逃走,但大家心里都想……

  “……人援军到了……”远处,北边的街道上传来了杂乱的脚步声和欢呼,这些顶在南边阵地上的士兵们听到“援军”两个字的时候几乎软倒在地……

  援军不是这些从战场上下来的人预料的一三一师的广西老乡,是一群看上去人人都比他们高一大截的威武雄壮的东北军——五十一军一一四师先遣支队到了,队长于学道,于学忠军长的堂弟。(真人,一九四六年受封国民**军少将)

  “弟兄们有种咱们从过淮河的时候就听到这边炮声隆隆,你们在撑着……”

  “过河的百姓说起一三五师,可都是眼泪涟涟的,都说没你们顶着他们都要被鬼子祸害了……”

  “你们其他弟兄呢?让他们撤下来吧,有我们顶着……”

  那些高大的东北弟兄斗志昂扬,就像眼前这群残兵在一天前一样。但是现在一三五师的官兵都只是挤出一丝搪塞的笑容,甚至挤不出……恭维、勉励有用吗?能换回那么多填塞在战壕里的弟兄吗?其他的弟兄?还有吗?一个师,仅仅打了一天大半夜,剩下的都在这了但是大家都没说出来,大家想的是:现在可以逃了,援军来了,这里有别人顶住了……

  “请问苏师长在哪?”于学道亲自到防线来了。

  师长?是啊,师长还没来……没办法走啊,这样走那是逃兵,被抓住要枪毙的……大家互相看看,他们本来就不大会讲官话,听也仅仅能听上一半,没人回答于学道。

  这里最大的官就是代理连长,军标上显示还是少尉,大家只是看着面前的中校军官,一句话都不说。

  “师座来了……”远处哨兵的声音总算是打破了尴尬的沉默,苏祖磬了。

  “精忠报国,努力杀敌,争取最后的胜利……”这是在出征前对士兵们的训话中喊出来的激昂;“身后全是老百姓,中国军人没退路……”这是接到断后阻击任务后给士兵们打气;“一三五师只有拉不动炮的战马,没有拼不动刺刀的师长”这是他带着最后的一群官兵扑上张八山前吼出的壮烈……但是现在的苏祖磬让人看在眼里是那么的憔悴,那么的落魄……

  一群新兵蛋子,从入伍到上战场不满一个月,当他们受了伤,躺在火线后的战壕里时是那么的绝望;当他们看见师座亲自带着部队冲上来时是那么的激动……当他们被告知为了掩护活着的,能走下山的弟兄必须要抱上手榴弹或者炸药包钻到浮土里阻击敌人的时候,他们崩溃了——哭着喊着的伤员差点惊动了对面的敌人

  “弟兄们,要么,大家一起死在这里;要么,掩护一些弟兄,把大家最后的话带回家去……“苏祖磬终于说服了重伤员们。亲手了结的生命,只为了能够让弟兄们把一句来不及说的话带回家去;活着的人,除了那一句话,还会带上一生的负疚……

  一条条残躯抱着炸药包和手榴弹、燃烧瓶消失在黑夜里的那一幕,像用刀刻一样深深留在了苏祖磬的心里,那一张张带着血泪,一边爬动还忍不住啜泣的脸会成为他挥之不去的惨痛回忆……二百多伤员,一半爬到了尸堆里当活地雷,有一部分被放在最后的战壕里端着没有备用子弹的步枪;剩下的,已经基本上完全丧失了战斗力的士兵,只能由弟兄们亲手送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