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章 大地
��着惊慌支起身子——难道鬼子打进来了?

  “今天是大年夜,各位远道而来,本镇限于物力,未能尽地主之谊,一碗莲藕汤聊表心意……”各条街道口上都有当地的士绅代表前来慰问难民,他们让人担抬着一个个大木桶,里头是热腾腾的莲藕汤

  一股暖意随着阵阵清香让所有人都热泪盈眶远处的炮声还在响个没完,头顶的北风还在怒号不停,但是一满镇子却充满了暖意

  从珠龙到延河一带都盛产莲藕,但莲藕也早在秋末冬初全部收完了,此时此刻做莲藕汤的这些莲藕竟是镇上青壮年顶着寒风从结冰的水下泥中翻挖出来的因为藕塘和湖泊里的莲藕大都收获过,泥下剩余的莲藕不多,为了让难民们每人喝上一碗汤吃上几块莲藕镇子上征集的青壮年整整在水里干了一个白天

  因为难民们还是饥民,都无法走快,三十一军的官兵本拟再腾出部分军粮来赈济他们,但各军一清点存粮他们的粮食已经无法支撑到防守时限了。正在没办法的时候镇上的士绅们却有人提出可以挖藕作粮,另外他们还可以捐助部份,让难民都能吃上一个拳头大的杂粮馒头;为了能让百姓吃饱有力逃难,三十一军的官兵还杀了两匹有伤患的战马煮在藕汤中。就这样,在身后不到五里路就是战场的珠龙镇,这些拖儿带女离乡背井的人们终于得到了一顿热食。在大年夜里,不觉间镇上来了一次最大型的“年夜同庆”聚餐……

  感动、感激,难民们的藕汤是伴着眼泪的味道吃下去的,他们麻木的脸上除了重新浮现出血色,更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镇公所内刚刚和师部通完电报,力陈必须死战保民的钟毅旅长匆匆把桌上的藕汤一口喝完连汤渣一起往肚子里吞下去就要往外走,这时却有一个士兵进来报告:南京渡江归来的英雄们已经顺利救到,但是这些英雄们走到正在阻击鬼子进攻的八二三团关山阵地时却也不肯再走,留在关山打仗了……

  “好这才是英雄本色,走,会会他们去……”原本打算到镇上四处转转抚民的钟毅听到消息后马上就要往关山赶,让手下的卫兵们面面相觑:他们才刚从关山不到半小时

  镇守关山的八二三团是整个一三八师乃至整个三十一军最强的一个团:三十一军的士兵大多数是在抗战全面开始才从广西招募的新兵,刚成军就开赴徐州,战士既没有作战经验也没有足够的训练,而全军只有一三八师的八二三团一营是贵州籍老兵,他们可是全军之宝但现在,为了能够死死顶住后边追上来的日军保护难民,钟毅竟把手上最重要的一个团压在了第一线。

  由于钟毅亲自断后的部队在滁县西郊死战了半天,然后顺着道路几乎每个山头都设置小部队步步抵抗边打边撤把鬼子也折磨的够呛——他们走山路可不是这些八桂子弟的对手。虽然鬼子伤亡不大但他们却被打得疲惫不堪,到了关山阵地前主动停了下来,只是让炮兵轰击并不上前进攻。

  “这里的战壕要深挖……沙包这样堆……对,把机枪抬,记着,只从侧面打那边上来的鬼子,其他的别管……”李斌刚到关山阵地,便当起了指挥官。人的名儿树的影儿,四行仓、邵家(其实他就没打)、望亭、南京……李斌一到关山他和李添豪原来已经成了整个桂军士兵们心中的偶像听说桂军两大英雄之一到了关山,不管是那些贵州籍的老兵还是刚刚才拿起枪的新兵都想一睹风采,倒是带队的彭志高等人被冷落了不少。

  李斌也不客气,就和八二三团的长官们一起去视察阵地慰问官兵,就像曹长官在南京火线上做的一样。看到战士们落后的工事时李斌可忍不住了,当即便一边讲述的作战经验一边对工事的修筑提出了新的意见。桂军当中排长以上的军官可都是军校生毕业,一听他的讲解都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