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6章 教育
msp;“这个游戏我玩儿十几遍了,但是我还是自己探索吧。”他边走边回答:“自己实践中的收获、自己对自己的思维定势、情绪定势的突破,比别人教更好。”事实上玄元道的很多游戏和教育方法已经形成了一种青少年教育体系,被三皇会和其他有心的社团直接照抄过去,只是更加突出里面民族主义等内容

  于是道观的智能网络稍微沉默了一下,似乎是进一步查明了他的信息,然后询问就提升了一个层次:“那么明天将有高道讲解《‘本体论’思维方法的缺陷及作用》,应该适合您现在的水平。”

  “其实我是来找观主的。”他对热情好客又多事的智能网络只好如此回答:“观主正在与加吉大师在讨论一些修法中的事情,前几天主要讨论的是每个人的天赋性格和能力不同,也就是他们的主要能量区不同,如何运用《黄庭经》和昆达尼亚瑜伽,将主要能量区的能量集中起来,转化到其他区。从而完成五行和合或打开七门。另外还探讨了是否有保险的方法完成眉心轮到梵轮的跳跃。今天讨论的则是人类意识的‘综调聚能区’,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个区域去解除人类对‘自我’这一幻相的顽固黏着状态。不过,恕我直言,您似乎还达到这些程度。而且他们还没探索出完整的培训措施,对您没多大帮助。”

  开七门是《黄庭经》中的说法,在瑜伽体系中就是‘开七轮’。打开三脉七轮中的七轮。虽然各自方法体系不同,后期的发展方向也有差异,但都承认“此非枝叶实是根。”至于‘综调聚能区’则是玄元道先人对意识的划分方法,他们并没有照搬瑜伽或唯识体系,而是根据实践另外建立了一套分析意识的体系。其中‘综调聚能区’主要集中在常人所谓的‘表层意识’,但玄元道先人则认为‘表层’这个说法很粗糙,有严重误导倾向,就像所谓的‘穴位’一样。实际上‘表层意识’在完成三摩地、初步解构‘我执’的过程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早期的大部分修行都是从‘综调聚能区’开始的,所以连名字都修改了。

  而道观的智能网络在世界云信息网中没有查找到这个来访者有多高的修行。因此不推荐他搀和到高深的探讨中。而且也没有这人与观主以往的交流记录,所以善意提醒道:“如果要见观主,可以先向他发送交流申请,如果他同意与您交流的话~~~~吧啦吧啦吧啦~~~”

  “好了。好了。”短发的工业设计者制止了智能网络无休止的善意唠叨:“按照规矩。他们在晚餐的时候会出来跟大家一起吃饭吧。我在那个时候自己去见见他。现在我想安静的到处参观一下。”

  其实也没什么好参观的。来这里不下于一百遍了。对一草一木都很熟悉,遥望四周一座座要塞般的高大厚实建筑,这里也有父母和自己的一份贡献。父母都是自青年时期接触玄元道一脉。系统的学习了《清虚升玄论》里的自我锻炼方法,并实验了其中一项重要义务——任何修道者都有义务将个人纯利的十分之一用于道法流传与发展事业。纯利就是个人收入减去各项正常支出(而非挥霍)之后的部分。这些奉献并非一定要供养道观或修道组织,也可以用于《清虚升玄论》和《玄元大化论》所提倡的各类社会事业,比如少儿教育、慈善事业、心理研究、组织管理研究甚至科学探索!

  《升玄论》反复强调:大道本身无需任何供养,但大道在人间这个层面流传,是必须有人力物力支持的。任何承受了道法的人都都是得到了流传的恩惠,因此有义务为道法继续住世流传作出自己的奉献。不愿为道法流传做奉献的人,是虚假的求道者。自己在本质上不愿亲近人间流传的大道,人间的大道又怎么会亲近你呢?人间层面的大道都没有亲近,更何况无量无量大道呢?

  玄元道一脉的崛起或许与这项规定有着重大联系,因为以往的道教没有规定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