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议一议辽东之事……
都得到很大发展。辽阳地区,便已经是“岁有羡余,数千里阡陌相连,屯堡相望的富饶地方。当时,辽东都司的冶铁、制盐等手工业也很发达。辽东的三万卫与四川的龙州、顺天的遵化,是当时全国闻名的三大冶铁中心。

  而就在辽东将要迅猛发展的时候,鞑靼和瓦刺这些游牧民族的陆续崛起,让大明的北方各地遭到了重创,所谓的边镇,其实也就是一个个的军事管制区,一切都要向军事靠拢,这使得大明诸边的发展渐渐地放缓,甚至于是倒退。

  而今,朱祁镇已然带着大军,将整个草原犁了一个来回,原本强势发展,已经隐隐有能威胁大明存亡的游牧民族,这一次,很是干脆利落的倒在了大明的铁蹄之下。甚至连挣扎的余地都没有,整个大草原上的男人,连死带被俘,足足少了将近一半。

  可以说,三五十载之内,草原想要再对大明的边镇构成重大的威胁,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而更重要的,朱祁镇可不是过去那些帝王,后续还有许许多多的手段,可以这么说,朱祁镇根本就没有把这已经变成了一盘散沙的草原游牧民族再当成大明的敌人,他们将会被大明所融合,吞噬,并且会成为大明西征欧亚大陆的起点。

  嗯,且说那石亨思量了一番之后,浓眉一拢,这才略显得迟疑地道:“今元蒙残部再无乱我大明边镇之力,而辽东边镇物产颇丰,若是能够发展起来,我大明,亦得多一税赋之地,只是辽东之地,三面皆敌,除了面对草原之外,北方蛮夷不服王化,而东边,朝鲜虽我大明藩属,却常有窥我辽东沃土之心……”

  石亨终究是一位军中宿将,这一番话,倒也让那已经听朱祁镇分析过辽东局势的石彪不禁频频点头不已,对着叔父石亨言道:“看来陛下令侄儿来寻叔父还真寻对了,叔父的这番言论,与陛下几乎完全一致。”

  对于武人而言,开疆拓土、建功立业以名垂青史,这才是他们最大的梦想。原本还以为自己失了帝宠,说不定将会碌碌无为地当一辈五侯爷的石亨从那石彪传来的话里边,嗅到了几丝不寻常的味道。

  辽东镇乃是大明最北之地,三面皆敌,可是,那处土地辽阔,特产丰饶,可是却最终因为元蒙的袭挠,使得大明对此地的控制力越来越低,甚至于失去了不少原本已经控制的地区。

  若是自己能去,复太宗皇帝在世之时辽东之盛况,少不得,一个国公之位,更重要的是,自己怕也能如开国功臣徐达、常遇春一般,为世人所传。

  想到了这里,石亨就觉得自己的心里边就好像给丢进了一颗正烧得发红的煤石一般,将身体都烧得发烫了起来。“陛下着你来寻叔父,到底是何心思?莫非事关辽东不成?”石亨颇有些兴奋地转了转眼珠子之后,望向了那石彪询道。

  --------------------“嗯,陛下只是着侄儿来问叔父,说是若是叔父不愿意在京师以闲职终老的话,可往宫中一议辽东之事。”石彪重重地点了点头解释道。

  “看来,陛下真是雄心壮志,不亚太宗皇帝的一代雄主啊……”听到了石彪之言,石亨不禁大手轻轻地拍了拍那案几,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慨道。

  转过来头来,朝着那石彪言道:“你且回禀陛下,老夫明曰……不,请陛下多给微臣几曰光景,待老夫多了解一些辽镇之事,到时候,方好……”

  出了武清侯府,迎着那犹如刀子一般的寒风,石彪接过了亲卫递来的披风披上,迎着那风雪,纵马疾驰而去。一路之上,石彪不禁有些感慨,过去,一直把石亨视之为楷模与偶像,渴望能够像叔父一样,凭手中之刃,立不世之功,以名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