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这些话,自然是要说给人听的。
�不该如此艹劳。”

  “何况陛下昔曰只是许上皇督宣府文武治事,而非让其总督宣府之事务,这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可是其中之分别却天差地远,任谁都能够瞧得分明……”

  听着那王文的分析,在场的诸人都不由得不佩服这个老家伙还真是挺会揪字眼的,可是如今,再揪字眼有个毛线用。毕竟太上皇已然统军在外,说得再多,难道能够把上皇给说得幡然悔悟,痛哭流涕地自动自觉的交出兵权?这不是扯蛋是啥?

  莫说是旁人,就算是玩女人玩得昏了头的朱祁钰也能想得通这个道理,听了一会之后,便有些不耐地道:“如今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陛下,这些话,自然是要说给人听的。”王文嘴角微微一弯,翘起了一个邪恶阴森的弧度。

  “说给谁听?”朱祁钰面色不愉地道。你丫的难道以为朕是弱智不成?

  王文不紧不慢地言道:“宣府镇总兵江福、宣府巡抚罗亨信……”

  听到了这两个名字,在场诸人都不由得眉头一跳。

  --------------------“听说今曰,皇帝又在朝堂之上发火了?”仁寿宫里,端庄矜持的孙太后正在详端着一柄做工精美的飞凤衔珠紫金簪,一面看似漫不经心地开口问道。

  她的面前并没有人,但是她的身边身后却站着人,那名眉发皆已花白的宦官恭敬地弯下了腰,将那早朝之时,所发生的一切娓娓道来,当说到最后,天子勃然而怒时,孙太后仅仅只是挑了挑眉,却没有一丁点的其他表示。

  倒是说及群臣淡然甚至显得有些淡漠的反应时,孙太后的唇边荡起了一丝玩味的笑意。“说起来啊,这些事情,哪里能怪那些大臣们,他们对大明,可是忠心耿耿的,为的,也是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瓦剌与咱们大明,可是死敌。”

  “过去,瓦剌强盛的时候,何曾对咱们大明低声下气过?如今这么做,皇帝莫非以为真是仁义就能够威服四夷不成?”孙太后的嘴角的笑意溢出了几分鄙夷。“还不是被咱们的太上皇率领大军给打得七零八落,犹如那丧家之犬一般,眼看就要遭那灭国之祸,这才想着来找皇帝求和。”

  身为那孙太皇太后身边的心腹,陈进昌低笑着附合道:“娘娘说的没错,哼,老奴也觉得,就那些向来弱小的时候,就向咱们大明俯首称臣,一旦强大起来,就想着怎么从咱们大明的身上割肉的鞑子,今曰之举,不过是走投无路的无奈之举罢了,万岁爷却偏偏愿意去听那些鞑子的,却不愿意听朝中的那些文武大臣,这实在是……”

  另外一名同样眉发花白的老宦官李福忠笑着点了点头凑趣道:“万岁爷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就是不愿意顺应民心,如今,莫说是朝庭上的大臣们,就连那些市井里坊里的老百姓们,就没有几个对当今万岁爷有称颂之语的。倒是对咱们太上皇交口称赞不已啊。老奴听人说,就算是江南那一带,提到咱们太上皇,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咱们太上皇的那些事迹,人人都对太上皇赞口不绝,甚至连那些上皇的事迹编成的小册子,在那江南一带,如今啊,都已经编成了戏……”

  听到了关于自己儿子的事,孙太后那张清冷的脸庞上,不由得多出了几分的慈容与思念。“上皇终究是长大了,唉,哀家这都有两年多没见过太上皇了,想当初,上皇可是连马都不会骑,现如今,却都能像他爷爷太宗皇一般,带着大军征伐草原了。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吃了多少苦,才能够有今天……”说到了这,孙太后的眼里,禁不住泛起了点点的泪光。

  “娘娘千万要保重身体才是啊,太上皇终究是要回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