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星马的前途
��党,来带领大家共同奋斗,过上好日子。如果有人阻止老百姓实现自己的愿望,那么他们将会用脚投票,投奔光明推翻黑暗统治。

  在这次讨论中,马迁安已经很明白说明蒋政权必败,因为这个政权不代表当时绝大多数老百姓的心意,藐视绝大多数人的正治诉求,所以更代表他们意愿的延安会取得胜利,这是历史的必然。

  陈嘉申当时深以为然,也为将来能出现这样的结局而高兴。但是马迁安语风一转,对他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令陈嘉申感到肩膀上重如千钧,当时是看在马迁安快要死了的份上,才没好意思说自己干不了,以免刺激到马迁安的心情影响他的伤势。

  马迁安的“要求”是要陈嘉申领导马来亚的华人,联合可以合作的土著苏丹和印度裔马来人,成立政党,以便在二战后风起云涌的殖民地独立风潮中,领导马来亚独立,提升华裔的正治地位。

  陈嘉申之所以感到为难,是因为他知道这件事不是像马迁安说的那么容易。

  在马来亚,英国殖民者采取“马来人的马来亚”政策,对土著居民给予一定的正治权利,英国人让他们完全保有对警察和地方军队的垄断权利,此外管理机构的大多数非欧洲人职位也由马来人占据。

  曰本人占领马来亚后实行的政策与英国人的一样,都是联合土著压制华人,残酷镇压华人的反抗。他们与土著合作,却杀了八万多华人。

  英国人认为其他民族的人只不过是暂时居民,这不仅是英国人的看法,也是马来土著的看法,同时很多华人也是这么看的,华人对这块由英国人松散统治的殖民地没有认同感,没有把这里当成他们的家园,甚至陈嘉申也有这个想法,强烈认同自己的祖国中国。

  但马迁安已经向他描述了战后的远景,使他知道了马来亚将会独立,而且马迁安问了他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战后将有二百万华人生活在这里,他们已经在本地落地生根,回不到他们的祖国了,难道你忍心让他们成为受到歧视的二等公民?你有能力领导他们生活的更好,为什么不去做?

  马迁安也谈到了在战争中诞生的马共武装,但他认为马共的正治理念没有被马来亚绝大多数华人所接受,也可能是缺乏领袖,也可能是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的居民拒绝马共似的“革命”,总之马共没有成功,这是历史证明了的。

  所以,将马来亚全体华人凝聚在一起的任务非陈嘉申莫属了,这是马迁安的断言。

  陈嘉申必须创建一个可以代表绝大多数华人利益的政党,才能凝聚他们,才能领导他们争取独立。

  当然,马迁安也说明马来亚独立运动之所以很晚才成功,主要因为当地土著反对给华人公民权,而希望英国人继续统治维持现状。

  马迁安不反对给予当地土著人同样的正治权利,但要说服土著给华人同样的权利却很难,这是两个族群的斗争融和史,是一件错综复杂而长期的任务。

  为实现这个目标,当然以正治亲和为主,以武力为辅,当正治解决不了的时候,适当的展示武力可以打消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马迁安还要陈嘉申建立政党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武装,马迁安认为一直受陈嘉申财政支持的反日武装张仪的部队可以成为第一批武力后盾。另为加强武装的素质和战斗力,马迁安答应可以接收数百南洋华侨到他那里去,由他将青年人培养成基础军官,学会并掌握现代战争的技战术特点,经历血火强其精神,将来回到马来亚,他们将组建一支不可战胜的常备军,对付兵无战心的英国人的威胁绰绰有余。

  这个计划太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