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却是算得无趣。”

  听得他全不知其意,只能亲来领教一番,何为“有趣”的算法。

  在徐庶坚持的目光下,李睦笑着摸了摸鼻梁,将自己写给黄月英那个近乎玩笑,纯属逗乐的算法说了出来:“有一日,笼中雉兔一同从军,军令森严,违令者斩,一声鼓响则举起一足。如此这般,两声鼓响之后,足去七十而剩二十四,雉皆坐于地上,余下兔子个个双足而立,平分二十四即得十二头兔之解。”

  还以为是天上掉下个徐元直,原来还是知交靠谱。下回再见到黄月英,定要好好谢她,送这么一员高才谋士来。

  她盘算起到了江夏之后或许还能有机会亲见黄月英,而徐庶却是愣在当场,一身松姿鹤骨之态荡然无存。

  雉兔从军,还军令森严?何其荒唐!

  便在这时,门外忽又有人来报:“赵云将军遣使求见。”

  李睦以为自己听错了:“谁遣使?”

  “赵云,赵子龙赵将军。”帐外兵士口齿清晰。

  李睦扫了徐庶一眼,立即转身掀开帐幕:“快请。”

  算一算时间,刘备比她早走数日,她又携军故意慢行,这个时候,刘备应该差不多到荆州了才是,赵云与刘备同行,怎会在这个时候遣使来找她?

  赵云不是得寸进尺,不知进退之辈,又深知她不待见刘备,除非像上次徐州那样被曹操兵临城下,兵败得无处可逃,十万火急,亦或是像这次借船一样双方各有所图,等闲不会再因刘备的事来找她。

  更何况,刘备到了荆州就有刘表这个同族庇护,就算有什么险处,赵云也不至于再找到她这里来。

  总而言之,实在蹊跷。

  再看向徐庶,只见他已不复方才吃惊难言,又哭笑不得的不自然神色,清朗的眉目徐徐展开,似有成竹在胸。

  不及细问,帐外亲兵就带进来一个人,李睦一见其人,心里就一咯噔。

  这次随刘备去荆州的人手都是周瑜全力安排的,不似往日她又是巡营又是与兵士闲聊家常,故而这一拨人里,她连脸熟的也没几个,此人便是其中之一。

  一年多前甘宁与周瑜破江夏,她入城巡营时甘宁为原在黄祖军中的苏飞求情,当时与苏飞一同前来相谢的亲卫就是此人。

  李睦本来倒也没刻意去记,是周瑜与她送刘备那天提起,才又想起来。

  “许立许子驻?”李睦从记忆里找出这个名字,朝正要向她告辞的徐庶摆摆手,示意他不用回避,目光落在面前这个样貌朴素的兵士身上,“尔等离开吴郡时,公瑾便有军令在前,不得军令而擅归,其罪为何?”

  身材略矮,体格健壮的兵士单膝点地朝她行礼,闻言复拜:“禀权公子,非我有违军令,实赵将军以公子佩剑为令,令我昼夜兼程赶回公子帐下,不得稍停。”

  战乱时代,上位者常常以亲授佩剑,表示权力下放,以剑为令,取有违者直接斩杀之意。李睦离开吴郡时孙绍当着众将士授古锭刀也正是这个表示。而将青釭剑赠给赵云,她纵然是有这个意思在里面,希望有朝一日,赵云离开刘备投东吴效力时,能凭此剑过关入境,又或是传来书信,以最快的方式让她知晓。

  但她心里却也清楚,青釭剑在赵云手里,多半也真的只是宝剑配英雄而已。要他以剑为令,哪怕他日真的投入江东军中为将,也断不会轻易行此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