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逛摊
蒙混过关,以低价收入。

  不过原熙呈也没有就此灰心,古玩这个行当考的就是一个眼力,现在证明了这里的古董工艺和裕夏朝的差别不大后,他便多了几分信心。

  唯一不足的是,华夏国的历史比裕夏朝超前了五百年,那他以裕夏朝时期的工艺和制造手段去判断,岂不是只能看出华夏国明清以前的东西?

  而明清及其之后的制造业已经比他所熟悉的裕夏朝时期发达,且他根本没有实物加以佐证,这便形成了认知上的断层。

  所以,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决定在他相对有把握的玉器、翡翠里面看看有没有被漏掉的真品。

  裕夏朝他不知道,因为没有明文记载,但想来也差不太多,她应该和华夏国一样,是世界上使用玉器最早的国家,且自古就有“玉石之国”的美誉。

  他从周子韵拿给他的一本关于翡翠鉴定的书上看到,同裕夏朝一样,华夏国的古人也以“白如割肪、黄如蒸栗、蓝如靛沫、绿如翠羽、赤如丹砂、紫如凝血、黑如墨光”等词语来形容玉色的纷然绚丽。

  可见,两个时空因地形、地貌的相似,所产出的玉也相同,顶多是在名字或叫法有所区别而已。

  华夏国古籍中记载的火玉、软玉、龙虎玉、温玉、观日玉、香玉等,他在裕夏朝的古书上也见到过。

  他最开始收藏玉器的原因就是为了找到传说中的火玉,可惜历经十年,依然没有结果。

  不过,极品的暖玉倒是收到了一块,最后做成了一个手把件,送给遥儿贴身带着。

  遥儿体质不弱,只是从小畏寒,比其他人更怕冷些。

  那时候,他们一起在国子监上课,先生每次布置策论大都需要当堂完成。

  有时,一篇论文做下来最快需要一个时辰,夏天还好些,策论的教舍临湖而建,在一大片竹林旁边,十分的凉爽。

  可冬天就有些辛苦了,常常写完文章后,像他这样练武之人手都冻得麻木了,更别提遥儿一个女孩子。

  当然,他那时并不知她是女子。可作为国子监里唯一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玩伴,他不忍看她冬天里总是冻手的痛苦,于是就想着要给她找到一个缓解之法。

  因她这畏寒之症不是体质问题,他只好从外物方面入手,碰巧让他从古书上看到火玉的存在,当时便想,如果用这样的玉料打成配件,给姚江随身佩带,冬天她必然不会再冻手了。

  当时年幼,不知传说中的东西有时代表着绝迹,便义无反顾地寻找,多年下来虽然无果,倒是让他养成了收集玉器的习惯,从而练就了鉴玉的眼光。

  如今来到这五百年后的华夏国,没想到还成了一门脱贫致富的手艺。

  原熙呈心里颇有些感慨,但也仅此而已。他现在再想起江书遥,已经没有刚来时的思念了。

  虽然还是担忧她的状况,不过那也只是如同对遥远家乡中,亲友般挂怀的感情。

  当他明白他回去的机会近乎渺茫,同时也决定要在这儿好好生活下去时,裕夏朝的一切,都将成为上辈子的记忆而被封存。

  包括和江书遥的爱恋与纠葛,他没打算将她遗忘,却因为明白了今生都不可能与之再见,而让自己渐渐学会放手。

  “诶,原熙呈,你看这个手镯怎么样?”周子韵被一个通体满绿的玉镯吸引,觉得那颜色十分漂亮,于是忍不住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