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节
  反正去年她都把春播要种的东西,还有这些种植方法都传了下去了,如今只要看看结果就成了。

  好在有了林家沟的先例,在加上朝廷封官,罗素如今在农人心中的形象又神秘又高大,听说是罗素亲自派来的府差,百姓们都十分热情,有些不懂的问题也围着问。府差不懂得,就干脆让各村派出代表,跟着他们一起回到川州见罗素。

  如此忙忙碌碌的一个月,稻种也下了田里,麦子又要开始收割了。

  这次收麦子可比林家沟上次收稻子要热闹多了。

  因着罗素上次帮着林家沟种稻子,来了个大丰收,所以好些村子曾经派人来川州城里向罗素学习种植技术。其中就包括种麦子,回去后,几乎所有的村子都学了如何让麦子增产的法子,虽然没有罗素亲自指点的那般好,不比比起曾经亩产一二石的产量,如今亩产达到了五石,这简直就是不敢想的事情了。

  从四月开始,整个川州城都是金黄色的一片,包括蜀州的部分地区,也迎来了一次麦子大丰收。

  比起上次只有林家沟一个地方的小动静,这次是整个西南都有了动静。

  关于西南的消息明着暗着的都像纸片一样的传往了北都城。

  “你们看看,你们都给朕好好看看。当初朕封个司农官,一个个的就要撞柱,如今你们可还有何话所说?亩产五石的大麦,你们谁见过,谁见过的?!”

  昭武帝一番底气十足的质问,愣是让之前还总是颇有怨言的文武大臣们都消了声。

  这天下什么最贵,一是兵,二是粮!

  陛下手里兵,人家现在又给弄了粮食出来了,这就是立国之本。现在谁还敢在这个当头和皇上唱反调的。

  昭武帝心里痛快极了。

  “大司农,如今罗司农在西南做出了这般的成绩,证明罗司农之前提倡的种植法是可行的,你可尽快派人去各地勘察土地,将种水稻种植法和大麦种植法推广下去。”言毕话锋一转,“若是在此事上面有任何懈怠,朕决不轻饶!”

  头发花白的刘大司农赶紧跪下应是。

  想当初,反对罗素为司农官的呼声里,他是呼声最高的。如今这一招,着实让他这脸火辣辣的疼。

  不过这他好歹也是吃过苦头的,知道粮食就是天下老百姓的命根子。如今这罗司农有这等本事,他心中也没有什么不服的了。

  活到这把年纪,才知道麦子和水稻还能这么种,能有这么高的产量,他这是真心服了。

  罗素并不知道自己给昭武帝长脸增底气了。此时她正在带着人在山里转悠,准备找个大地方种植棉花。

  本来她心里还是一心一意的想把最基本的农作物一点点的传遍天下,让天下人先吃饱了再说。但是今岁过冬,川州百姓遇着赵辞这样心系老百姓的官员,都还是有冻死的情况,那其他各地就更不必说了。

  自古以来,衣食住行都是百姓都要的。她之前只顾着粮食,倒是考虑的不周全了。索性如今川州老百姓也不用征税,这次光收的麦子就能吃个一年了,马上夏天又要收稻子,到时候不愁吃的。不如早些把防寒的东西准备了,冬天的时候,让各家各户的,能穿上棉衣,盖上棉被。

  管了老百姓的吃,现在又要管老百姓的穿。

  罗素光是想想,心里就有一种任重而道远的心情。

  地方很快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