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渔阳鼙鼓动地来,永王妃省亲胡府
/>
接着,又有人相继传来告急文书,李隆基大惊,由宫女服侍更衣出来,看到一份份告急奏书,不觉天旋地转,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挫败感袭击着他,他只觉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贵妃惊心动魄,忙伸手扶住皇上,担心地问:“三郎,你怎么啦?”一边扭头对身边的宫人说:“快传太医。”
往事一幕幕在李隆基的脑海翻腾:安禄山浑圆的肥肚子,比农舍养得母猪还大,李隆基看着笑道:“你这肚子里装了些什么东西呀?竟有如此大!”
安禄山拍拍凸起的肥肚,无比憨厚地说:“无他,只有一颗对陛下的赤胆忠心!”
一次,杨国忠又奏安禄山谋反,安禄山知道后,跪在李隆基面前,涕泗滂沱地哭诉:“儿臣若不走正道,胆敢对父皇不忠,就让野狗吃了儿臣的良心。”李隆基赐给他免死铁券,在长安为他营建豪华府邸。同时加封他为东平郡王,封安禄山的爱妾段氏为国夫人。
还有一次,安禄山入朝,恰巧太子也在,李隆基命太子会见安禄山,安禄山见太子李亨却不拜,左右都感到惊奇,李隆基问他为何不拜。
安禄山恳切地说:“臣乃胡人,不懂朝中的官衔,不知太子是什么官儿?”
李隆基见安禄山如此憨态可掬,笑道:“太子是大唐的储君,不是什么官,朕千秋之后要传位于太子。”安禄山说:“儿臣愚笨,只知道陛下,陛下乃真龙天子,必将万岁万万岁,不知还有太子,臣真是罪该万死。”
李隆基令他给太子下拜,安禄山才下拜谢罪,竟毫不在意一脸铁青的李亨。
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李隆基一世英明,却铸下了弥天大错,老皇帝
越想越恼怒,高力士见皇上急怒攻心,一时也没注意,只是精心服侍,
太医慌慌张张地赶来,欲给李隆基号脉诊治,却被暴怒的李隆基拂袖轰走。
贵妃扶着李隆基喝了杯茶,又软语宽慰,冷静片刻,李隆基宛若从噩梦中惊醒,心急火燎地急召杨国忠和韦见素等重臣进宫商议对策。
几个重臣忧心忡忡,满面愁容,惊慌失措中急急忙忙进宫。
唯有杨国忠一脸喜色,兴奋异常,得意洋洋,见到皇上,杨国忠更自觉是诸葛亮一样远见卓识的人才,自豪地邀功说:“陛下,我说得没错吧,我早料到安禄山有不臣之心,反叛只是早晚的事,大家还不信。”说完,耸耸肩膀,扬扬眉毛。
李隆基气得浑身发抖,痛斥道:“安禄山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朕如此信任他,恩遇与他,他竟然恩将仇报,真是畜生不如!”
杨国忠踌躇满志地拍拍胸脯说:“陛下勿担心,谋反的只有安禄山一人,他手下的将士还是效忠陛下的,臣担保,不出十天,安禄山的脑袋就会被送往长安”。
正说着,一个身材魁梧,相貌奇丑的人告进,高力士引领进来。原来是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封常清见皇上像热锅上的蚂蚁,安慰道:“大唐太平久矣,百姓不懂战事,看见烽烟和贼寇就吓破了胆,安禄山没有那么可怕,形势随时会发生逆转,臣肯请陛下允许臣前赴洛阳,打开仓库,招募兵马,率军渡黄河作战,定取那安禄山的首级”。
李隆基素闻封常清有才学,是大唐名将,又长期担任安西节度使,谙熟军事,
大喜过望地说:“好啊,好!”亲手扶起跪地的封常清,任命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封常清自信满满地退下,立即起程到洛阳,着手招募兵马。
李隆基再�
往事一幕幕在李隆基的脑海翻腾:安禄山浑圆的肥肚子,比农舍养得母猪还大,李隆基看着笑道:“你这肚子里装了些什么东西呀?竟有如此大!”
安禄山拍拍凸起的肥肚,无比憨厚地说:“无他,只有一颗对陛下的赤胆忠心!”
一次,杨国忠又奏安禄山谋反,安禄山知道后,跪在李隆基面前,涕泗滂沱地哭诉:“儿臣若不走正道,胆敢对父皇不忠,就让野狗吃了儿臣的良心。”李隆基赐给他免死铁券,在长安为他营建豪华府邸。同时加封他为东平郡王,封安禄山的爱妾段氏为国夫人。
还有一次,安禄山入朝,恰巧太子也在,李隆基命太子会见安禄山,安禄山见太子李亨却不拜,左右都感到惊奇,李隆基问他为何不拜。
安禄山恳切地说:“臣乃胡人,不懂朝中的官衔,不知太子是什么官儿?”
李隆基见安禄山如此憨态可掬,笑道:“太子是大唐的储君,不是什么官,朕千秋之后要传位于太子。”安禄山说:“儿臣愚笨,只知道陛下,陛下乃真龙天子,必将万岁万万岁,不知还有太子,臣真是罪该万死。”
李隆基令他给太子下拜,安禄山才下拜谢罪,竟毫不在意一脸铁青的李亨。
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李隆基一世英明,却铸下了弥天大错,老皇帝
越想越恼怒,高力士见皇上急怒攻心,一时也没注意,只是精心服侍,
太医慌慌张张地赶来,欲给李隆基号脉诊治,却被暴怒的李隆基拂袖轰走。
贵妃扶着李隆基喝了杯茶,又软语宽慰,冷静片刻,李隆基宛若从噩梦中惊醒,心急火燎地急召杨国忠和韦见素等重臣进宫商议对策。
几个重臣忧心忡忡,满面愁容,惊慌失措中急急忙忙进宫。
唯有杨国忠一脸喜色,兴奋异常,得意洋洋,见到皇上,杨国忠更自觉是诸葛亮一样远见卓识的人才,自豪地邀功说:“陛下,我说得没错吧,我早料到安禄山有不臣之心,反叛只是早晚的事,大家还不信。”说完,耸耸肩膀,扬扬眉毛。
李隆基气得浑身发抖,痛斥道:“安禄山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朕如此信任他,恩遇与他,他竟然恩将仇报,真是畜生不如!”
杨国忠踌躇满志地拍拍胸脯说:“陛下勿担心,谋反的只有安禄山一人,他手下的将士还是效忠陛下的,臣担保,不出十天,安禄山的脑袋就会被送往长安”。
正说着,一个身材魁梧,相貌奇丑的人告进,高力士引领进来。原来是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封常清见皇上像热锅上的蚂蚁,安慰道:“大唐太平久矣,百姓不懂战事,看见烽烟和贼寇就吓破了胆,安禄山没有那么可怕,形势随时会发生逆转,臣肯请陛下允许臣前赴洛阳,打开仓库,招募兵马,率军渡黄河作战,定取那安禄山的首级”。
李隆基素闻封常清有才学,是大唐名将,又长期担任安西节度使,谙熟军事,
大喜过望地说:“好啊,好!”亲手扶起跪地的封常清,任命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封常清自信满满地退下,立即起程到洛阳,着手招募兵马。
李隆基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