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回名琴四千八百两,多少骄阳春雨中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王谢为首的世家贵族,在唐时还未彻底没入江海,百年高门,自有其风骨。

  中国的门阀制度,自汉起,于魏晋达到顶峰,到了唐时,因为好些附着皇族的外戚高官的声势与权力,已经大不如前,更有王4谢世家,因为秘辛而渐渐掉落,所以要说唐时的五姓七家,论气派论富丽倒真是不如名臣之家。

  然而再怎么说,也是传承世族,今昭见过些五姓七家的人物,来清平馆这个崇仁坊有名儿的饭馆子吃饭的少年少女,这些人为人固然高傲,但也是有高傲的资本,处事矜持爱惜羽毛,从不与寻常人为难。

  很可惜,以皇族为首的新晋贵族,并不是这样。

  那日今昭见了来下订的豪奴便已经觉得这些新贵鼻孔朝天,而今天这对已经迟了一个时辰的高家姐弟,更让今昭不满。

  开玩笑,她又不是真正的古代人,怎么会把区区尚书家里的公子哥儿放在眼里,更何况,按照眼下唐朝人的眼光,这对姐弟,那还是庶出的。在今昭的认知里,这一对高家姐弟,不过就是给正主儿跑腿的奴才而已。

  今昭老僧入定地想着自己的那点儿破烂心事,玉卮端庄地四下投放她那冒着寒气的高冷傲慢,蔓蓝坐在那里垂着眼睛,似乎已经睡着,青婀的目光不露痕迹地打量着高家弟弟,露出一丝坏笑来,一瞥见这个笑容,今昭就知道,青婀压根儿没把那个高家弟弟,当成是男的。

  那高小姐面对清俊却冷情的陈清平已经十分不愉快了,更令她不愉快的是,陈清平对她的“美貌”丝毫不买账,就好像对面坐着的这么一坨,还不如一个陶土芽菜缸重要。

  “无妨,我不是非要接这宴。”陈清平面对高小姐的施压,丝毫不以为意。

  “你!这可是高阳公主殿下的宴席!你敢!”高小姐终于憋不住所谓气质,大吼一声。

  陈清平连眼皮都没动一下,起身,敛衣,抚平折痕,连个礼都没行,丢下一句:“尽可一试。”

  店老板都甩人脸色了,四个“琴女”自然也不例外,齐整地起身,敛衣,抚平折痕,也连礼都没一个,扭身走人。

  三天后,宴还是定了,琴女也还是要跪坐在琴旁,焚香递帕净手奉茶,今昭因为是礼数最不齐整的,就落了一个最轻省的活儿,递帕子。

  那焦尾名琴已经妥当安置在琴架上,今昭丝毫不懂琴,看不住什么好处来,玉卮和蔓蓝倒是有点激动,尤其是喜欢抚琴的蔓蓝,一见了那琴,双眼漏光,下死眼看了一个痛快,而后不知怎的,嘴一瞥,爱答不理了。

  因着宾主都没有到,伺候这琴的,还是那高家姐弟,或许是受到了告诫或者差点儿把事儿办砸得了惩罚,这一次姐弟两个老实了很多,只管着看着琴好好的,别的一个字也不说。

  琴宴上的主角是赏琴听曲,因此点心酒菜也都是清淡的。

  酥油毕罗是五仁酱,用杏仁、桃仁、花生仁去皮泡软,再加入瓜子仁、松子仁与甜面酱炒香,抹在毕罗上,与后世遭人厌弃的死甜味道的五仁月饼不同,这个五仁酱,甜中有酥油奶香,绵沙滑腻的酱里,果仁香郁脆爽;

  去年的倭瓜做的素火腿切片,撒了些胡椒提味道;

  煨蘑菇是上好的野山菇,洗净,用高汤微火慢慢沁五个时辰,形状不散,可一入口,就带着高汤味道跌碎舌尖,妙不可言;

  更有前几天陈清平琢磨出来的一道菜,叫做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