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坚持到底的人
于当日凌晨率领辽军撤离北京,他没有投敌,临走时留下话,说要回宁远。

  回宁远,也就是反了,皇帝十分震惊,关宁铁骑是精锐主力,敌人还在,要都跑了,这烂摊子怎么收拾?

  周延儒很镇定,他立即叫来了余大成,带他去见皇帝谈话。

  皇帝问:祖大寿率军出走,怎么办?

  余大成答:袁崇焕被抓,祖大寿心中畏惧,不会投敌。

  皇帝再问:怎么让他回来?

  余大成答:只有一件东西,能把他拉回来。

  这件东西,就是袁崇焕的手谕。

  好办,马上派人去牢里,找袁督师写信。

  袁督师不写。

  可以理解,被人当场把官服收了,关进了号子,有意见难免,加上袁督师本非善男信女,任你说,就不写。

  参考消息

  余大成

  召回关宁军后的崇祯五年,余大成主张招抚叛变的孔有德,兵部侍郎刘宇烈也认为孔有德的叛军可以招降。却不想孔有德诈降,诱明军放松警惕,斩杀了莱州知府朱万年。崇祯知道此事后勃然大怒,撤了余大成的巡抚之职,同时将刘宇烈下狱。崇祯八年,余大成在丢官去职、被发落到广东电白的途中,绕道拜祭了袁崇焕,并写下了著名的《剖肝录》来声明自己真的是袁督师的忠实崇拜者。

  急眼了,内阁大学士,外加六部尚书,搞了个探监团,全跑到监狱去,轮流劝说,口水乱飞,袁督师还是不肯,还说出了不肯的理由:

  “我不是不写,只是写了没用,祖大寿听我的话,是因为我是督师,现我已入狱,他必定不肯就范。”

  这话糊弄崇祯还行,余大成是懂业务的:什么你是督师,他才听你的话,那崇祯还是皇上呢,他不也跑了吗?

  但这话说破,就没意思了,所以余大成同志换了个讲法,先捧了捧袁崇焕,然后从民族大义方面,对袁崇焕进行了深刻的教育,说到最后,袁督师欣然拍板,马上就写。

  拿到信后,崇祯即刻派人,没日没夜地去追,但祖大寿实在跑得太快,追上的时候,人都到锦州了。

  事实证明,袁督师就算改行去卖油条,说话也是管用的,祖大寿看见书信(还没见人),就当即大哭失声,二话不说就带领部队回了北京。

  局势暂时稳定,一天后,再度逆转。

  十二月十七日,皇太极再度发起攻击。

  这次他选择的目标,是永定门。

  估计是转了一圈,没抢到多少实在玩意儿,所以皇太极决定,玩一把大的,他集结了所有兵力,猛攻永定门。

  明军于城下列阵,由满桂指挥,总兵力约四万,迎战后金。

  战役的结果再次证明,古代游牧民族在玩命方面,有优越性。

  经过整日激战,明军付出重大伤亡,主将满桂战死,但后金军也损失惨重,未能攻破城门,全军撤退。

  四年前,籍籍无名的四品文官袁崇焕站在那座叫宁远的孤城里,面对着只知道攒钱的满桂、当过逃兵的赵率教、消极怠工的祖大寿,说:

  “独卧孤城,以当虏耳!”

  在绝境之中,他们始终相信,坚定的信念,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