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宁远,决战
视同仁。如某位权贵有座大院子,魏忠贤想要,人家没给,魏忠贤随即编了个罪名,把他绕了进去,还打了几十棍。
除了自己住的地方外,魏忠贤也没忘了家乡。他的老家河北肃宁,一向很穷,以出太监闻名,现在终于也露了脸。为了让肃宁人民时刻感受到魏公公的光辉,他专门拨款(朝廷出),重新整修了肃宁城。一个小县城,挖了几条护城河,还修了三十座敌楼,十二栋城楼,大炮就安了上百门,实在够夸张。
问题在于,魏公公不忘家乡,却忘了老乡,肃宁的穷光蛋们还是穷光蛋,除了隔三差五被拉去砌墙,生活质量没啥改善。
肃宁是个县城,且战略地位极其不重要,修得跟碉堡似的。这么穷的地方,请人来抢人家都未必来,搞得南来北往的强盗们哭笑不得。
搞笑的是,十几年后,后金军入侵河北,经过这里,本来没打算抢肃宁,但这城墙修得实在太好,忍不住好奇心,就攻了一下,想打进去看看里面有多少钱。而更搞笑的是,肃宁太过坚固,任他们死攻活攻,竟然没能够攻进去(进了也白进)。
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即使是魏公公这样的人,如果下定决心要做点事,也是可以做成的。
吃喝不愁了,有房子了,光宗耀祖了,官位称号都有了,还缺吗?
还缺。
自古以来,人类追求的东西不外乎以下几种:金钱、权力、地位,这些魏忠贤全都有了。
但最重要的那件东西,他并没有得到。
那是无数帝王将相梦寐以求,却终究梦断的奢望——入圣。
参考消息
祥瑞出没请注意
魏忠贤想当圣人,这并不丢人,毕竟这是一个很崇高的理想。但奇怪的是,貌似很多禽兽也很欣赏他的追求。于是在他当政期间,很多标志着圣人降临的“祥瑞”跟约好了似地扎堆出现:先是山东有一头牛下了个犊子,遍身麟甲,一看居然是麒麟!接着,有人在河南禹州的大隗山中见到一只大鸟,浑身绿毛,头上还有一撮竖毛,随即便有无数鸟群相随,没错,这就是传说中的百鸟朝凤……随着祥瑞越来越多,魏忠贤头上的光环越来越大,他逐渐超越了圣人,成了一位天仙,因为当时有传说他是天上的蟒蛇精下凡变来的。
魏忠贤的“圣贤”路
成为圣贤,成为像老子、孔子、孟子一样的人,为万民景仰,为青史称颂!
问题是,魏公公不识字,也写不出《论语》《道德经》之类的玩意儿。现在还镇得住,再过个几十年就没辙了。
为保证长治久安,数百年如一日地当圣人,魏忠贤干了这样几件事:
第一件是修书。虽然他不识字,但他的龟孙还是比较在行的,经过仔细钻研,一本专著随即出版发行,名为《三朝要典》。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在这本书里,讲了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叫“梃击”,讲述疯子张差误闯宫廷,被王之寀诱供,以达到东林党不可告人的目的。
第二个故事叫“红丸”,说的是明光宗体弱多病,服用营养品“红丸”,后因体弱死去,无辜的医生李可灼被诬陷。
第三个故事叫“移宫”,是最让人气愤的。一群以杨涟为首的东林党恶霸,趁皇帝死去,闯入宫中,欺负弱小,赶走了善良的寡妇李选侍。
为弘扬正义,澄�
除了自己住的地方外,魏忠贤也没忘了家乡。他的老家河北肃宁,一向很穷,以出太监闻名,现在终于也露了脸。为了让肃宁人民时刻感受到魏公公的光辉,他专门拨款(朝廷出),重新整修了肃宁城。一个小县城,挖了几条护城河,还修了三十座敌楼,十二栋城楼,大炮就安了上百门,实在够夸张。
问题在于,魏公公不忘家乡,却忘了老乡,肃宁的穷光蛋们还是穷光蛋,除了隔三差五被拉去砌墙,生活质量没啥改善。
肃宁是个县城,且战略地位极其不重要,修得跟碉堡似的。这么穷的地方,请人来抢人家都未必来,搞得南来北往的强盗们哭笑不得。
搞笑的是,十几年后,后金军入侵河北,经过这里,本来没打算抢肃宁,但这城墙修得实在太好,忍不住好奇心,就攻了一下,想打进去看看里面有多少钱。而更搞笑的是,肃宁太过坚固,任他们死攻活攻,竟然没能够攻进去(进了也白进)。
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即使是魏公公这样的人,如果下定决心要做点事,也是可以做成的。
吃喝不愁了,有房子了,光宗耀祖了,官位称号都有了,还缺吗?
还缺。
自古以来,人类追求的东西不外乎以下几种:金钱、权力、地位,这些魏忠贤全都有了。
但最重要的那件东西,他并没有得到。
那是无数帝王将相梦寐以求,却终究梦断的奢望——入圣。
参考消息
祥瑞出没请注意
魏忠贤想当圣人,这并不丢人,毕竟这是一个很崇高的理想。但奇怪的是,貌似很多禽兽也很欣赏他的追求。于是在他当政期间,很多标志着圣人降临的“祥瑞”跟约好了似地扎堆出现:先是山东有一头牛下了个犊子,遍身麟甲,一看居然是麒麟!接着,有人在河南禹州的大隗山中见到一只大鸟,浑身绿毛,头上还有一撮竖毛,随即便有无数鸟群相随,没错,这就是传说中的百鸟朝凤……随着祥瑞越来越多,魏忠贤头上的光环越来越大,他逐渐超越了圣人,成了一位天仙,因为当时有传说他是天上的蟒蛇精下凡变来的。
魏忠贤的“圣贤”路
成为圣贤,成为像老子、孔子、孟子一样的人,为万民景仰,为青史称颂!
问题是,魏公公不识字,也写不出《论语》《道德经》之类的玩意儿。现在还镇得住,再过个几十年就没辙了。
为保证长治久安,数百年如一日地当圣人,魏忠贤干了这样几件事:
第一件是修书。虽然他不识字,但他的龟孙还是比较在行的,经过仔细钻研,一本专著随即出版发行,名为《三朝要典》。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在这本书里,讲了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叫“梃击”,讲述疯子张差误闯宫廷,被王之寀诱供,以达到东林党不可告人的目的。
第二个故事叫“红丸”,说的是明光宗体弱多病,服用营养品“红丸”,后因体弱死去,无辜的医生李可灼被诬陷。
第三个故事叫“移宫”,是最让人气愤的。一群以杨涟为首的东林党恶霸,趁皇帝死去,闯入宫中,欺负弱小,赶走了善良的寡妇李选侍。
为弘扬正义,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