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野心的起始
��定了天皇,改名为丰臣秀吉,并自称为太阁。

  丰臣秀吉这个人,内心相当相当之阴暗。自打成功当上乡长,他就一直对天感叹,俺怎么待在了日本,在他看来,像自己这样的天才,征服个把县城实在显不出威风,只有统一全世界,才能体现个人价值。

  当然,猴子兄的目的只限于征服朝鲜、中国、印度及东南亚,这并非他太过谨慎,实在是因为他一天到晚待在岛上,地理知识有限,不知道什么法国、德国。对他而言,世界就那么几个国家而已。

  其实丰臣兄并非特例,事实证明,心理阴暗之辈一直后继有人,后来的如近卫文麿、东条英机之流,都是一路货。在他们的心中,从没有什么和平发展之类的概念,总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抢劫的比生产的好,而他们的世界观也有着惊人的一致:

  日本人几百年不灭的征服梦

  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

  从爷爷开始,到孙子,再到孙子的孙子,这帮孙子几百年来做着同一个梦,却始终不醒,实在是难能可贵。

  而丰臣秀吉,就是这些孙子中的极品,在他统一日本之后,嘴边开始念叨这样一句话:

  “在我生存之年,誓将唐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

  这里的唐,就是指明朝,因为唐朝时候,日本向中国派遣了很多留学生,带走了很多技术、文化,甚至政治制度,所以日本人一直称中国为唐。

  几百年前,无私之援助,全力之支持,只换来今天的野心、杀戮和侵略,所以大家务必要记住一个道理:

  扶贫,是要看对象的。

  但要占据中国,必须征服朝鲜,于是他开始和朝鲜国王李昖谈判,要求他们让路,帮助自己进攻明朝。

  当时的朝鲜并不是独立国家,而是明朝的属国,国王要向大明皇帝称臣,称明朝为天朝,称明军为天兵。但凡国王即位、册立世子,甚至娶老婆,都要事先向明朝报批,获得批准之后才能做。

  所以,虽然这位李昖国王是个比较糊涂的人,关键问题上还把握得住,他严词拒绝了日本使臣。

  既然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丰臣秀吉随即决定:先攻朝鲜,再占中国!

  可他还没壮志凌云几分钟,就得知了一个消息,他的养子丰臣秀次反对进攻朝鲜,理由固然是世界和平、大众平安之类的话,但丰臣秀吉明白,这位养子是不想去卖命。

  于是他灵机一动,写了一张纸条,派人交给了丰臣秀次。

  这张纸条充分地证明了一点:丰臣秀吉已彻底疯狂。

  因为上面只写了这样一句话:

  五年之内必定攻下明国,到时你就是明国的关白!

  参考消息

  未雨绸缪

  丰臣秀吉此时不但勾画着朝鲜王公“臣事日本”的美梦,而且将未见寸土的大明也计划了进来。他在给爱妾浅野氏的信中,信誓旦旦地说:“誓将唐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他认为自己可以兵不血刃地夺下大明疆域,并且在侵朝部队还没有迈出营地一步以前,就开始着手安排王族移居大明京师的准备工作,同时部署明朝廷上下大小职位的日本官员任命问题,彻夜思考日本本土的留守之职如何安排,甚至为日本可用的官员人手不够而发愁。

  但事实上,他的疯狂也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