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成熟
sp; 董传策也是一个充满传奇的人物。他是嘉靖二十九年的进士,资历虽不能算老,但也大小是个刑部主事。嘉靖三十七年,因为跟严嵩叫板而吃了牢饭,差点死在锦衣卫的酷刑之下。巧的是那年华州地震,还震了好几次,朝廷给一批不那么紧要的人减了罪,于是董传策得以谪戍南宁。穆宗即位后,董传策被重新启用,一直到万历元年被劾免官为止。奇异的是,万历七年四月二十九日夜,经历了大风大浪的董传策居然在退出朝堂纷争后,被自己的家奴杀死。而原因,至今尚不明了。

  照这个势头看,即使要去炸碉堡,徐大人也会自己扛炸药包。

  这一切,张居正都牢牢地记在心里,他知道徐阶对自己的期望。

  严嵩终究还是倒了,倒在比他更聪明的徐阶脚下,于是张居正的前途更加光明了。嘉靖四十三年(1564),他被提升为右春坊右谕德。

  右谕德是从五品,也就是说张居正在四年之间,只提了半级。然而当他听到这个任命的时候,高兴得差点儿跳起来,因为这个右谕德的唯一工作,就是担任裕王的讲官。

  裕王跟徐阶从来就不是一条线,能把张居正安插进去,那实在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就这样,张居正进入了裕王府,成为了裕王的四大讲官之一。说来有趣,其他三位都是他的老熟人,他们分别是:当年的老同事高拱,当年的老同学殷士儋,还有当年的老师陈以勤(高考时是他批的卷)。

  这四位讲官就此开始了朝夕相处的教学生活,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将成为帝国政坛的风云人物。

  徐阶本打算让张居正再多磨砺几年,到时再入阁接班,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自己的错误判断,高拱已然占据了优势,必须提前开始行动了。

  但当徐阶准备收获自己栽培了十几年的庄稼时,意外发生了。

  他惊奇地发现,在张居正这块自留地上,竟然长出了杂草。

  杂草的名字叫做高拱。

  高拱这个人人如其名,性格高傲且极其难拱,与他同朝为官的人很少能成为他的朋友,因为他不但自负才高,且常常藐视同事和上级,动不动就是一句:你们这帮蠢……

  或许你会奇怪,这人自己不蠢吗,群众基础如此之差,怎么还能升官?我告裕王府四大讲官诉你,高先生可不蠢,你要知道,他虽然瞧不起上级同事,却很尊重老板(皇帝)。经常写青词送给嘉靖,且文辞优美,当时的大臣们公认,他写这种马屁文章的水平可排第二(第一名是状元李春芳),徐阶都要靠边站。

  更何况,他手里还捏着一个裕王,有如此雄厚的资源,鄙视也罢,骂也罢,你能怎样?

  所以他的朋友很少,郭朴算一个,张居正也算一个。

  郭朴是他的同乡兼战友,就不多说了,而张居正之所以能成为他的朋友,完全是靠实力。

  高拱曾经对人说过,满朝文武,除叔大(张居正字叔大)外,尽为无能之辈。

  刚到国子监的时候,高拱对自己的这位副手十分不以为然,把张居正当下人使唤,呼来喝去。人家到底是个副校长,这要换了个人,估计早就闹起来了。

  然而,张居正一声不吭,只是埋头做事,短短几个月,就把原先无人问津的国子监搞得有声有色。高拱就此对他刮目相看。

  几年之后,当两人以裕王讲官身份重逢的时候,高拱已经彻底了解了这个人的学识和器量,于是他第一次放下了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