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你死我活的战争
��

  朱棣回来了,此时的朱棣已经不是一个月前的朱棣了,在他的麾下终于聚集了当时最为强悍的朵颜三卫骑兵。对于有了强力外援加盟的优秀将领朱棣而言,手下士兵的强悍程度是与军队的整体战斗力成正比的;而对于李景隆这样的军事蠢材而言,士兵的素质往往只与他本人的逃跑成功率有关系。虽然朱棣的兵力数量仍然远远不如李景隆,但他明白,所谓五十万军队的统帅李景隆不过是一只外硬内软的鸡蛋,现在他就要把李景隆这只鸡蛋彻底碾碎!

  李景隆的指挥部设在郑村坝(距北京二十公里),他虽然反应迟钝,却也知道朱棣离开北平必有返回的一天,在得到朱棣班师的消息后,他派部将陈晖率一万骑兵前去阻击,但令陈晖哭笑不得的是,他并没有攻击的具体地点和目标,这是因为派他出去的李景隆也不知道朱棣在哪里!

  但命令还是要执行的,于是陈晖就带着自己的一万部下踏上了漫长的寻人之旅。可是这天寒地冻的时候,能见度又低,去哪里找人呢?陈晖只好带着自己的部队到处乱转,陈晖不知道的是,朱棣就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向着北平挺进。

  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陈晖与朱棣的军队竟然擦肩而过,未曾相遇。但当陈晖经过朱棣曾经的行军路线时,发现了大量的马蹄印和行军痕迹。终于找到敌人了!陈晖异常兴奋,沿着痕迹一路跟随朱棣的军队,他没有马上动手,而是准备靠近敌军大本营后来一个前后夹击。

  应该说这个计划本来是不错的,但可惜陈晖不是蓝玉,而朱棣更不是捕鱼儿海边的北元皇帝。就在陈晖发现朱棣后不久,朱棣就察觉到自己被跟上了,他也没有和陈晖废话,派遣新进的朵颜骑兵去攻击陈晖。这些蒙古人刚收了朱棣的好处,正想找个机会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他们三下五除二,把陈晖的一万士兵全部打垮,陈晖本人算是运气不错,逃了回去。

  这一战大大增强了北军的士气,很快北军就到达了李景隆的大本营郑村坝,已经得到消息的李景隆整备好了军队,准备迎战他的这位儿时伙伴。而朱棣也将在这里给他这位纸上谈兵的表侄上一堂真正的军事理论课。

  郑村坝之战就此开始,朱棣派出最强的朵颜三卫以中央突破战术直冲南军大营,这些蒙古骑兵果然名不虚传,以万军不当之势连续攻破南军七营,打得南军四散奔逃,这也深刻地说明,只要给得起价钱,是能够请来好外援的。

  郑村坝之战

  参考消息

  收买人心

  郑村坝之战的第一晚,交战双方筋疲力尽,各自鸣金收兵。此时已是寒冬,燕军装备单薄,只能露天歇息。随着夜色的加深,天气越来越冷,众将士难以入眠。这时候,都指挥火真找来了几个废旧的马鞍,在朱棣面前点起了一堆火。很快,就有几个士兵忍受不了酷寒凑了过去。卫士见状,立刻大声呵斥,朱棣却动情说道:“饥寒切身,是最难以忍受的。我穿了两件皮衣,尚觉得冷。我恨不得让他们都过来烤火取暖,哪里还忍心骂他们?”这样的一番话令兵士们铭感五内,更加为之死效。

  南军虽然惨败,但毕竟实力尚存,在经过一番整顿后,逐渐稳住阵脚,开始与北军作战。几十万人奋死拼命厮杀,打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战局陷入僵持状态对朱棣是不利的,因为他并不适合打消耗战,为了能够尽快解决战斗,他向身边的人征求作战意见。

  此时一个叫马三保的人明确指出,南军的要害就在于李景隆的中军,只要李景隆移动位置,便可趁其立足未稳之机以奇兵左右夹击,定可获胜。朱棣经过思考,采纳了马三保的意见,并任命马三保为部将,一同参加战斗。此时已经天黑,李景隆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