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建文帝建文的忧虑
msp; 在利益面前,要保持忠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另外宁王本人也是极为凶横,据说他每次打仗都领头冲锋,活像《第一滴血》里的兰博,杀人不眨眼,砍头如切菜,连燕王这样的狠角色看到他都要让三分。

  这几位镇守边界的武装地主还经常搞联合军事演习,动不动就是十几万人在边界动刀动枪,喊杀冲天。一旦有这样的动静,北元游击队就会立刻转入地下斗争。

  其实这些喊杀声惊动的不只是北元,还有坐在皇位上的朱允炆,在他看来,这是一种示威。

  该采取点措施了。

  朱允炆是一个好人,在他十五岁的时候,父亲朱标患重病,朱允炆尽心伺候。他的孝顺并没有感动上天,挽留住朱标的性命。朱标去世后,朱允炆将他的三个年纪还小的弟弟接来和自己一起住,目的很简单,他不想这些年幼的弟弟和自己一样去承受失去父亲的痛苦,他知道他们需要的是亲情。

  那年,他才十五岁。

  除此之外,他还担任了朱元璋的护理工作。由于朱元璋脾气本来就不好,伺候他的人总是担心掉脑袋,朱允炆主动承担了责任,他亲自服侍朱元璋,直到朱元璋离开这个世界。他尽到了一个好儿子和好孙子的责任。

  他也是一个早熟的少年,当然促使他早熟的并不只是父亲的早逝,还有他的那些叔叔们。

  参考消息

  朱允的咏月诗

  朱允从小脑袋就长得怪怪的,朱元璋曾经叹他是“半边月儿”,不得善终。一次,朱元璋让他以初月为题吟诗,朱允的诗是这样的:“谁将玉指甲,掐作碧天痕。影落江湖里,蛟龙不敢吞。”朱元璋听了,半晌没吭声,觉得“影落江湖里”正是不祥之兆,但“蛟龙不敢吞”,倒也没有性命之害。据说因此而交给朱允一个铁匣子,里面放着剃刀僧服等,告诉他危难时可打开。

  参考消息

  黄龙白龙

  传说晚年的朱元璋有天晚上做了这么一个梦:一条白龙和一条黄龙在宫前相遇而斗。最终黄龙胜,腾云而去,而白龙却因伤势过重,跌落在地。醒后上朝,发现燕王朱棣居然敢站在皇太孙朱允的左前方!按照明代的规制,左为尊位,朱棣虽说是皇叔,但到底还是臣子,怎么能站到皇太孙的左边呢?很显然是没把朱允放在眼里。朱元璋大怒,立刻将朱棣撵了出去。其实洪武二十五年立了皇太孙后,规定行过朝礼之后就可以行家人礼,朱棣此罚受得比较无辜。

  叔叔的威胁

  让朱允炆记忆犹新的有这样两件事:

  一次,朱元璋老师出了一道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要求学生们对出下联。学生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好学生朱允炆,另一个是社会青年朱棣。

  朱允炆先对,却对得很不高明,他的答案是“雨打羊毛一片膻”,虽然勉强对得上,却是不雅;而此时社会青年朱棣却灵感突发,脱口而出:日照龙鳞万点金。

  这句不但对得工整,还突出了一个龙字,确是绝对。朱元璋很高兴,表扬了朱棣,而朱棣也不失时机地看了朱允炆一眼,那意思似乎是你也就这能耐而已。

  朱允炆虽然还小,但却明白那个眼神的意义。

  另一次就严重得多了,朱允炆放学后,正巧遇上社会青年朱棣。朱棣一看四下无人,就露出了流氓相,居然用手拍他的后背,说道:没想到你小子也有今天(不意儿乃有今日)。